前幾天去萬年沒去的超市取錢,是的,你沒有看錯,因為超市門口有ATM機嘛。好不容易盼望已久的3K工資到賬,自然是要急吼吼的去取出來。結果一進萬年不至的超市,感覺好生的不適應。
?
再進至里面,立時雷翻當場。為何,只見眼前白茫茫一片,原先超市一層那些服裝專賣店有一半消失不見,通通撤散,店面全被一堆白帆布圍著表示歇業整頓了。令人不禁大驚曰:想不到實體店的經營景況已這般慘。
?
再想想眼前這番場景說突然也不突然。
?
曲指一算,個人走進這家購物還是多半年前的事情,那還是因為交通銀行每年有一次200-100的超市刷卡金活動,才會來上一回,雖然如此,但每次來超市參加活動都為買什么東西湊夠金額要求而頭痛,因為超市里的東西大多價格比網上超市貴,品種比網上超市少,所以最終結果都是選些雞翅、豬肉等生鮮食品買來湊單。因為除了生鮮,實在想不到有什么東西是超市比網上買的便宜的了。
?
在這種大前提下,雖然返刷卡金這等給力的活動,但兩年來兩次來超市血拼,見到的顧客也是寥寥數人,款臺也只開了三分之一,便足以應付購物人群了,從前那種人如潮涌、排隊就要排上20分鐘的場景,基本都只出沒在回憶中了。
?
不說二樓超市,只說一樓的商場柜臺區好了,從前的商場里面,有三分之二是各種服裝服飾專賣店,三分之一是化妝品銷售柜臺。說是專賣店,但大多都是班尼路、堡獅龍之流的低價快消品牌,本人便在班尼路買過18元一件的T恤背心,還在某家店特價促銷時搶到過19元一件的外套、18元一件的線衣,一直穿到現在,當然這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F在這些店都消失了,不對,是都去網上開旗艦店了?;叵肷蟼€人最近買過的新衣服,還是15年年初時給家人買了件本命年大紅的李寧棉服。某尾貨網站買的5年前的老款,只花了幾十塊錢。雖然如個人這般萬年不買新衣的女生比較少見,但觀察下個人周圍每天各種剁手、花樣買買買的MM們,所有人、清一色、全都是從網上下單買衣服的。大家一談到去商場,基本都是吃飯、看電影、做指甲、剪頭發,沒聽一個人說起過去商場買衣服的。
?
于是、所以、因此,在這種大前提下,個人的唯一問題只有,這些服裝店怎么拖到現在才關。當然,可能是一直在觀望,始終在苦撐,合同簽到年底才到期,不能不硬挺,以上都有可能。想想自家會走進來,也只有去ATM取錢和上廁所這兩種可能,可不是,看看整個商場里只有不到5個人在散逛著,是顧客還是商場工作人員都很難說。
?
當然,相信個人以上所見,都只是這個互聯網大時代的一點小縮影。說起來實體店的各種萎縮就像當年的國營商店大消亡一樣,皆是市場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阻擋,想你家貨少價高、服務又不好,人家憑什么買你的。在充分慨嘆互聯網的方便之余,那些實體店的商家們也該趕緊清醒清醒,火速升級轉型去了。不然下一個消失不見的,也許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