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學習的小伙伴們都知道,提問分為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
舉個栗子:
午飯吃過了嗎?——封閉式問題
午飯吃了什么?——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的回答一般是yes或no,比如:
問:午飯吃過了嗎?
答:午飯吃過了/沒吃。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所以叫做“封閉”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的回答范圍很廣,可以給對方充分自由發揮余地。比如:
問:午飯吃了什么?
答:火山堆雪。我跟你說呀,那雪,雪白雪白的,特別均勻……(此處省略1000字)
問:火山堆雪,聽著就很高級的樣子。土豪,我們交朋友吧。
答:白糖西紅柿,你家連這個也吃不起呀……
言歸正傳,從上面的栗子,我們可以看出:開放式問題比較容易打開話題,而封閉式問題限制了回答的問題,要求回答比較具體。
所以,在拆書或各種互動場合中,我們都被建議多采用開放式問題。可封閉式問題便無用武之地嗎?
不,其實封閉式問題的威力和能量,嚴重被大家低估了。有一類人,有一些場合需要經常使用封閉式問題。
威廉被指控犯有謀殺罪,林肯(米國第16任總統,原來是律師)為其辯護。本案中的關鍵證人查爾斯.艾倫在陪審團面前發誓說:他曾親眼看見威廉和一個名叫梅茨克的人毆斗,時間是1857年8月29日夜11時,正值皓月當空。月光下他看見威廉用流星錘擊中梅茨克,隨后把流星錘扔掉了,而他則把流星錘拾了起來。在法庭調查中,作為律師的林肯與艾倫有一段交叉問話,很巧妙。
林肯:你發誓說你認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艾倫: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面,阿姆斯特朗在大樹后面相距二三十米,能看清嗎?
艾倫:看得很清楚。因為月光很亮,完全可在二三十米內認清目標。
林肯:你肯定不是從衣著上認清的嗎?
艾倫:不是的,我肯定認清了他的臉,因月光正照在他臉上。
林肯:你能肯定是11點嗎?
艾倫:完全可以肯定。因為我回到屋里看了鐘,那時是11點15分。
林肯:你擔保你說的完全是事實嗎?
艾倫:我可以發誓,我說的完全是事實。
問話后,林肯出示了美國的歷書。結果證明8月29日午夜前3分鐘,即是夜10點57分,月亮已經落下看不見了,這個鐵的事實已明白無疑地說明艾倫是在作偽證。
在律政劇中,律師在法庭上擲地有聲的詢問,一向是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橋段。在《提問的力量》一書中,這種提問的場景被稱為之“問責型提問”。
有時,你無法搭建橋梁。你探尋的既非同理心,又非對方的信任有你!你只是需要一個答案。你不得不向對方施壓,直視對方,詢問他們知道的消息的內容、獲取時間,或是他們的作為、說辭以及意圖。對于一個直接的問題,你想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你需要約束某個人所扮演的角色或其責任范圍,共犯關系或應負責任。你想要問責制。
開放型問題是那些泛泛而談、不具威脅性的詢問。這些問題讓人可以隨意回答,隨意展開。
問責型提問與此不同。你要的是精準,你不希望自己的問題讓他人成功逃脫,你不希望對方利用自己的問題高談闊論,從而模糊焦點或者轉移話題。通常,能引出一個詞作答的問題是接近真相最有效的撬棍,即那些是非型問題。
- 你告訴我你到達的時間是昨天深夜。是這樣嗎?
- 當你知道自己會遲到時,你是否打過電話?
- 你是否考慮過遲到的后果?
——摘自《提問的力量》
在工作中,我偶爾需要“問責”,則可以使用上面的技巧。
而在生活中,我們不一定要“問責”,但我們仍可以將是非型問題用于:
(1)把握談話的方向,不希望對方高談闊論、跑題或轉移話題。
(2)對對方的回答有預期后,引導談話的結果。
舉幾個栗子,大家感受下:
A妻子,開放型問題:
妻子:為何這么晚才回家?
機智的丈夫:老婆,我和你說,今天我們公司出了一件大事……(話題被轉移)
B妻子,問責型是非型問題:
妻子:今晚這么晚回來,是在加班嗎?
丈夫:(原本想編個謊話,聽妻子這么問,順坡下驢)對呀。
妻子:可是我8點打電話去你公司,沒人聽。
丈夫:(正在凝思苦想對策)
妻子:是不是去洗手間了?
丈夫:啊,是呀……
(本寶寶沒有盤問老公的習慣,因為沒有老公,哈哈哈。所以,栗子編不下去了。大家自行腦補下最后謊言被揭穿的畫面哈)
但講真,對老公晚回家這事,我個人覺得用上面是非型問題引導的結果不太友好,威力太猛,很像“問責”,給老公的感受不好。不利于夫妻和諧,除非日子不想過了。
是非型問題也可以將方向引導到積極的方向喲,例如:
C妻子,積極的是非型問題:
- 老公這么晚回來,是為了努力賺錢養家嗎?
- 老公這么晚回來,是不是偷偷給我準備了驚喜呀?
- 老公這么晚回來,是不是在公司被重用,所以說能者多勞,可是要注意身體喲~
(這時,不論老公晚回家是做什么了,都應該懂得接下來怎么做咯~)
最后,給大家看一個機智寶寶的栗子:
孩子天真的問:“爸爸,我今天乖不乖?”,爸爸回答“乖! ”;
孩子再問:“表現乖是不是要獎勵?”,爸爸小聲回答“是的”;
孩子最后再問:“這個玩具我們家是不是沒有?”,爸爸小心翼翼回答“是啊!”。
孩子終于說出最后一句:“既然如此,幫我買這個玩具獎勵我吧!”。爸爸默默的拿下了玩具,帶著孩子走向了收銀臺。
祝小伙伴們家庭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