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精美的賦格曲,我總是想起童年時見過的一位修鐘表的師傅。一次家中的掛鐘失靈,深更半夜吵個不停。黃昏時,鐘表師傅背著大帆布包來到我家。他將掛鐘拆開,鐘的金屬內臟鋪滿整個桌子:大大小小的齒輪、零件,深深淺淺的金屬色。齒輪的造型繁復別致,互相嚙合。嗒嗒嗒嗒,以不同的節奏旋轉、流動、傳遞。流線型的動力。…… 我被這個精妙而自給自足的世界迷住了……若將精密儀器的內部運動訴諸聽覺,就成了對位法,一個聲音的宏偉建筑。兩者之間似乎還有某種精神關聯——工藝之外的懷舊情緒。”——田藝苗《古典音樂的巨匠時代》
這段話的原意是解釋巴赫的賦格曲,其實也完全適用于解釋數學搖滾。追溯數搖的門派歷史,首先就該找到那個很久以前就開始用數學來寫音樂的人,那就是巴赫,他在對位法方面的祖師爺地位可謂當仁不讓。當年他憑一臺羽管鍵琴就已經玩出百般花樣,而今天行走江湖的數搖樂隊可以采用的武器更加紛繁復雜。
對位 in wiki:Inmusic theory, contrapuntal motion is?the general movement of twomelodic lines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In traditionalfour-part harmony, it is important that lines maintain theirindependence, an effect which can be achieved by the judicious use of the four types of contrapuntal motion: parallel motion, similar motion, contrary motion, and oblique motion.
Contrapunctus 1Ramin Bahrami - The Art of Fugue
在這些武器之中,先來看看他們如何搭建與眾不同的結構的。如果說后搖構建氛圍的常用手法是音墻,那么數字搖滾的手法就像搭建一個立體的結構。以大象體操這支萌萌的臺灣樂隊為例,貝斯、吉他和鼓三種樂器分別采用不同的節奏和旋律,用對位法筑在一起。曲子的構成是一臺老虎機,隨便怎么搖都能中獎,搖到一首中意的旋律就像中大獎:
數搖樂隊們并不拘泥于樂器的常規運用。大象體操還有一首加入了vocal的《夜洋風景》正體現了這個特點,他們變換節拍,制造唯有數學能創造出的獨特聽覺感受。鼓手凱翔這樣解釋編曲:
「主歌每小節5拍、過門每小節6拍;副歌前兩小節5拍、後兩小節6拍。第二次主歌一句四小節,前三小節5拍,最後一小節6拍(也可以算成5+1拍),間奏前面5拍;後半段每個樂器錯開,每種樂器不一樣,尾奏6拍。」
聽歌的人其實不必數節拍,這本是編曲的工作;但是愛好數字搖滾的人大抵都有對理性的向往——Toe的現場演出常使用圓形舞臺,讓觀眾可以同時看清每種樂器的行進。在視覺上欣賞樂手龍飛鳳舞的同時,樂迷們往往以找準背后的節奏為樂。有趣的地方在于,如果只專注處理其中一條旋律,聽者必會錯失其他的旋律。唯有在聽的時候適度放空,找到紛繁旋律線背后的那一張空白譜子,才能在腦海中呈現出整體的畫面。
在數搖的世界里,對旋律條分縷析的確是一種樂趣。但是誰都無法否認,盡管數學是理性的動物,數搖音樂最大的樂趣仍然存在于同樂曲本身共鳴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