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關于讀書的書,也上過些線上課。到目前為止,udemy網絡公開課上的讀書課讓我覺得最有收獲。這門課提倡的是為了行動、改變生活而讀書,reading for action,尤其適用于個人發展類的、技巧類的、擴展知識面的書籍閱讀。
閱讀準備工作
養成習慣,每天固定時間看書,保證時長。比如可以是早上五十分鐘,尤其看自己需要的部分。為了早上不在選擇上花太多時間,前一天晚上選好第二天要看的那本書。如果是晚上看,也提前準備好。
在收到書籍的時候,不管包裹紙質書還是電子的,就可以先預習一下。決定用哪種方式閱讀:是掃讀(跳過一些章節),還是閱讀全書。
花5-10分鐘預習書,具體步驟包括:
看概要、目錄,看自己有興趣的部分,翻閱,每次只看兩三頁,看看某些段落的句子,有個第一感覺:
(1)書的大意是什么?
(2)我需要的是什么?(因為這種閱讀法的出發點是為了行動、改變)
(3)要讀哪些部分?
讀書的時候
用掃讀的方法,先讀自己最想看的,也就是對自己最有幫助的。
考慮到為了行動、改變而讀書的意圖,就不需要逐字逐句閱讀。這門課的老師強調的是選擇性地讀,而不是一味強調速讀。以下這些就是不必細讀的:
跳過自己已經理解的;
跳過過于細節的,如故事、例子、清單解釋;
跳過自己不感興趣的章節;
跳過不能應用到生活中的
在讀的時候,做標記,可以是下劃線、折書頁。在邊緣寫下自己的筆記。可以用畫五角星的方式(一顆星比較重要和喜歡的、兩顆星重要、三顆星太重要和堅決執行)。或者有人喜歡用彩虹色熒光筆或貼紙來標記重要性也很好。
讀了還要思考,最重要的問題就是:
(1)如何應用到生活中?
(2)和其他的書、事情有什么聯系?
閱讀后
準備要開始一個習慣并不難,一天一周都還好,但是堅持卻不是易事。當我們有成就感的時候,更容易維持好習慣。所以,用表格記錄書目,哪些是已讀的,哪些是要復習的,哪些是準備讀的。或者有這種功能的手機軟件或網站。
自己喜歡的、重要的書要重讀。在書目錄前寫下1-10條最主要的感想和收獲,或者另外用筆記本記下。定期回顧你心目中的經典書的筆記。
對于技術類/專業書,以了解概要為主,尤其先看近期要實踐的部分。之后要用的時候,再看相關部分。這樣有個輕重緩急。
深入一個領域,用一半以上時間看某一個領域的書籍,這樣可以有深度。還要了解更多領域的核心理念,這樣才能融會貫通。
無戒日更挑戰第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