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花開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佛經(jīng)》。
初見它,以為也是那些叫不上名的野花,星星點點地點綴著匆匆忙忙的大道小路上。匆忙似乎成了沒有閑暇去欣賞世界美麗的借口,即使只是呆立在那里,拿著手機不知要看些什么。只是那日,回家的車上,聽到有人望向車窗外,驚嘆:彼岸花。我把自己從無聊的朋友圈里拉出來,也放眼望去,對面的路上,竟然是一片燦紅,一朵朵花兒張開一片片花葉,我突然覺得那是一雙雙向蒼天伸出的手,紛揚的花葉是一根根纖細的手指。“我欲手指蒼穹,問伊人何時來迎。”腦海里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詩,莫名的酸楚涌上心頭。
度娘說,那是一朵關(guān)于愛情的花。他們因為相愛勇敢地冒犯天庭的禁令要在一起,可是終于斗不過老天的絕情。禁令封不住年輕的追求愛情的心,但可以用權(quán)力來懲罰。就這樣兩個相愛的人變成一株花的花朵和葉子,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有緣不能在一起,可又是如此糾纏。只是那葉知道他等的是那花嗎?那花明白他錯過的是那葉嗎?也許,只有佛的達觀才能做到不悲不喜,不憤不怒,才能如此淡定地看生死,看別離,看刻骨銘心的思念變成此生永遠無法相守的悲涼。
那么等待吧,也許時間可以將一切的魔咒給消除,也許無數(shù)的歲月可以換來某一生的重見,可是,那么多年月的流逝,再見,還能記起這是你思念的那個人嗎?你等在奈何橋旁,你不愿意喝那碗孟婆湯,可是,你等的那個人卻在看你一眼后絕然喝下那碗湯,你才真的知道,那所謂的愛情也只是一碗湯,一杯水。飲完,也就忘記了所有,哪怕是銘心刻骨的記憶。
佛曰:
梵語波羅蜜
此云到彼岸
解義離生滅
著境生滅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為此岸
離境無生滅
如水常流通
即名為彼岸
彼岸無生無死
無苦無悲
無欲無求
是個忘記一切的極樂世界
而有種花
超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生于弱水彼岸
炫燦緋紅
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開
花開彼岸
花開無葉
葉生無花
想念相惜卻不得相見
獨自彼岸路
車窗外,花依然妖紅似火,而疾駛而過的車卻一輛又一輛,匆匆而過的人是一個又一個。花會記住那些疾馳的車,那些路過的人嗎?也許吧。可是,誰又會記住這一朵朵花,生在彼岸,魂在三途河邊的高貴而冷艷,獨一無二的花。也許,也只會在偶爾的時候,在驚鴻一瞥時大聲呼道:瞧,彼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