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家人眼中似乎更喜歡聽話的乖乖女,在老師眼里好像更喜歡懂事的三好學生,因為乖乖女,三好學生會更讓家長老師省心。但在如今的社會上,乖乖女,好好先生卻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
? ?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父母口中的乖乖女,老師口中的三好學生,朋友口中的好好先生。小時候,因為我的爺爺去世了,奶奶一個人住在姑姑家。爸爸叫我去和奶奶一起住,給奶奶作伴,我便去了。那時的我讀三年級,我離開了家,離開了父母,離開了我的小伙伴,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我不認識除了奶奶的每一個人。可能也是由于我是鄉(xiāng)下來的別人不喜歡和我玩,于是,從此我就開始了我孤單的童年。每天上學,放學,做作業(yè),看電視,睡覺。作業(yè)不懂就自己想,因為奶奶不認識字,只有靠自己,衣服臟了就自己洗。這樣的童年造就了我后來內(nèi)向,安靜,不愛說話的性格。
? ? 到了初中,爸爸說要好好學習,我就每天埋頭學習,只為考上好的高中。幾乎和班上的同學都沒怎么說過話,以至于很多同學在同學錄中第一句就寫:雖然,三年來沒怎么和你說過話.......
? ? ?高中老師說:不要談戀愛,要好好學習考大學。于是我直到大學畢業(yè)都沒談過男朋友。大學專業(yè)也是聽媽媽的建議選的,媽媽說女孩子當個老師挺好的。于是,我成為了一個師范生。
? ? ? 這一切直到我大學畢業(yè)進入社會才發(fā)生改變,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在那段特崗教師的經(jīng)歷中,我充分的體會到了乖乖女,好好先生是我一個致命的缺點。在工作中,同事總是不斷的要求我義務幫他們做事,因為他們知道我不會拒絕,不會說不。像我這樣的人就是他們會欺負的對像。很多時候你好心幫別人做事,他們根本不會感激,也許有一次你因為自己的事不能幫助他們了,他們立即就會認為是你的不是,這點忙都不幫,認為你怎么變成這樣了。他們已經(jīng)把你的幫助當作理所當然了,而并不會去想著并不是你的該做的啊。
到后來我終于明白了,我不想再做好好先生,乖乖女了。
? ? ? ? 所以,每次我的兩個小侄女搶東西是,我媽媽就會對大的那個姐姐說:“你是姐姐,你比妹妹聽話,你讓給妹妹。“聽到這里我就會說:“不要讓,憑什么你聽話就要讓,每次都是妹妹搶你的東西,你每次都讓,就是因為你聽話,姐姐也來搶你的,也叫你讓,那你她也是你的姐姐為什么不讓給你,就是因為你聽話所以他們都欺負你。就不能讓。”也許你會覺得我不應該這樣教孩子,但是,我不想我的侄女因為聽話,因為是別人口中的乖乖女就什么都讓給別人,我希望她可以去爭取自己應得的東西。做事也要自己做主,不要那么聽話,成為大人們眼中的乖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