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甩出一則標題“網紅偷窺女廁被拘,變態也能當網紅”,似乎冥冥之中就有不屑。更有媒體直接開始質疑網紅的素質問題,著實又一次陷入意淫的怪圈。這份情節中的邏輯,近乎成了“網紅偷窺證明網紅偷窺是必然的”,世間的價值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充滿理想主義,只要敢想敢為,就能為自己所篤定的必然事件加持。
不管是發布會,還是吃瓜會,姿勢和排場越來越像,這邊拼命玩情懷,那邊死命擼拆臺。即便遇到沒有臺面的情況,也要硬深深平地起高樓,轉而瞬間爆破,這種加持的狀態,看著心跳,玩的也心驚,真相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意淫真相的路途和使命還在就好。
素質問題本來是一個橫向的社會描摹,至于某一行業的素質高低,也并不能以一件事情的好壞就能判別。太多的意淫路徑引導我們走向死胡同,而這些路徑大凡充滿偏見和典型,只要有人敢壞滿鍋湯,就難免被打成一鍋臭湯,這種非黑即白的極端認知,著實很不科學。
從小就聽長輩標榜“一塊臭肉壞滿鍋湯”的評價體系,小時候覺得這很具有群體思維,只是慢慢的發現,這很不公平。從表面的反映來看,著實一鍋好燙瞬間轉成為臭湯。不過,進一步斟酌細品,不難發現其中的臭肉作梗。
從群體性的思維中,以群體優劣來嚴苛個體的存在,貌似看到綁架性的積極趨向。只是,大前提告訴我們,如果沒有恥感心,這種綁架式的氣氛,非但形不成正能量,反而會成就稀屎一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成為集體榮譽的承受者。
這種選擇本應該尊重,只是,現實的生活里,一些被個人禍害渲染的職業,很容易成為一種意淫的顯學。網紅中有素質低下者證明網紅是個低素質群體,公知中有素質低下者證明公知是個低素質群體,明星中有各種緋聞婚變證明貴圈就是很亂,自媒體中有各種無底線者證明內容創業就是泡沫,潛規則總和床有關系證明床是個穢氣之物,升職器總和酒店有關證明房卡是個不潔之物,如此種種的素質意淫,真的合理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
社會中的紛雜,讓多數人的判斷停留在想當然之中,這本來就是一種流毒。比如,大媽看到一個青年整天宅在家里就認為青年是個無業游民,不學無術,這本來就是一種想當然。只是她忘記,在自己生活格局中,早已被“想當然”給毀成蜂窩煤。她把二十年前的狀態和如今的狀態作為比較,出來的只能是笑話。只是這種笑話還自以為是,硬在腦門里強勢逆行,不管怎樣,她要的就是意淫,真相的焦距她才不會沮喪。
那么問題就來了,素質問題還有人關心不。因為,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通過素質問題在實現一些人的鄙視鏈,素質好不好不重要,只要能鄙視的爽快,即便一把老骨頭都能渙散出奔命的姿勢。有時候想想,意淫久了難免神經。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要先問職業,然后再用典型案例一頓揣測,最后滿心爽快。至于口口聲聲的素質問題,早已拋在腦后,推卸給被欽定的所謂污穢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