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文字我們始終懷有敬畏,對于人生我們始終懷有虔誠,當整個世界都開始叨逼的時候,我們依然想放緩了腳步,去品讀每一個故事中的每一個哲理,以前覺得沉寂是一種姿態,淹沒在人流中,所謂的低姿態的存活,像是在這個世界上很平庸地生出來,很平凡地活下去,因為我們總是顯得年輕,在別人眼里有著固有的幼稚,最喜歡的一個公眾號的一個推手說,人嘛,要活的高調一點,要勇于犯錯,勇于在各種打臉地糗事中快速地成長。我們奉為人生信條,在生命的河里浪里浪奔浪濤濤,但總歸到了最后,我們喜歡沉寂的靜好歲月,寫自己的文字,懷揣著最美好的夢想,努力地生根發芽,想要依仗著某一項的特長或能力像一條游曳在大海的魚,自由,灑脫,熱淚盈眶,這是我們對自己定義的那種想過的日子,想要的人生,她足夠鞭策你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乃至于用一種偏執的態度激烈自己upupup,城市歸于寂寞,又涌起了繁華,所有的開場白都成了生硬的結束語,而我們想要足夠自信地找到事業的大方向,一個猛子扎進去,從此屏蔽嘈雜與焦擾,在最廣闊的舞臺上大方異彩。
有位女作家說,衣要有衣的美妙,人要有人的精神,家要有家的樣子,在她的心目中生活的意義是,即使一個人也能夠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的樣子,這種不依附不追逐,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樣子總是讓人矯情地去感慨,但她讓我們也堅信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有關于對生活的尊重,最熱烈的感動。是愿意在盛滿陽光的下午,慵懶地看一本書,還是在一段寂寥的光陰里耐著性子侍弄后院的花草,是下棋,讀書,作畫的閑情逸致,還是僅僅只是起個大早,清洗床單,被褥,摘菜,烹飪。
王小波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是不夠完美的,他還應該有詩意的世界。
這種詩意的生活并不是矯情地造作,而是在慵懶的生活獨處的光陰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活的安然踏實的樣子。帶著一點格調與品味,把生活過得浪漫而有趣,不至于在別人眼里過于粗糙,也夠讓自己的心靈足夠富足。
沒有過分永恒的東西,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有人來了又去,有人兜了又留,不至于空虛到不知所措,也不至于熱鬧到忘乎所以,有一個淡定從容的態度,安然自在不糾擾?;畹幕⒒⑸L。
王爾德提過,沒有人會永遠站在原地陪你,你要相信,未來的自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