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情緒超低落,明天有期中考試,周六有物理實驗,周末有英語競賽,下周一有上機實驗考試,啊,一入工科深似海啊。
?本來今天都打算不寫了,想來還是把文章寫了吧,18歲的人都是我這個樣子嗎:做著不喜歡的事情,嘴上抱怨又不得不去接受,有時候真的會一個人發呆,思考到底我想做些什么?有時候想想十八年來大大小小的考試也是覺得惡心極了,但又有什么辦法呢,這也許就是我們生在這個世界必須去面對的東西吧,我感謝考試,它給了每一個努力的人以回報,它給了我去大城市的機會,但我也害怕考試,我害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害怕辜負別人對我的期望......
?每當我特別迷茫,特別累,考試考不好的時候我總想起曾國藩先生,曾公最出名的便在于他的“慢”了吧,據史料記載,曾國藩智商不高,反應還有些遲鈍,所以自幼讀書費時費力,別人上課就能背完的文章,曾國藩課后回家還能背上兩個時辰才算過關。“曾國藩從14歲參加縣試,前后考了7次,到23歲,才以倒數第二名的成績考上秀才。”每次讀到這些,我作為一個讀書人過來對曾公是滿心的佩服,對于讀書這般枯燥無味的事情,曾公從未敢于懈怠,所謂“日日不斷之功”也,在29歲之前曾國藩可謂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小人物,文章不咋地,功名不咋地,寫的字,作的詩也不咋地。看來似乎與曾公后來取得的蓋世之功不相匹配,但細細一琢磨,恍然大悟啊,偉大的人不是生而偉大,而是在慢慢的成長過程之中體現其偉大,“慢,不要緊。慢工出細活,只要堅持到底。”所謂精誠所至,金石所開是也。
?自從寫文章以來,就要求自己每日跑步,即使是下雨,也要在寢室做俯臥撐舉啞鈴讓自己出點汗,想必是受了村上春樹先生提到的“要到更黑暗的地方探索,就要有更強健的體魄與黑暗深處的東西做斗爭。”思想的影響吧,一個月來,未熬夜,堅持鍛煉,早睡早起,當然有時也偶爾看個電影晚睡一下,這樣嚴格自律的生活在旁人看來算是枯燥無味的了吧,哪有這般的年輕人,別人的偶像都是些明星什么的,而我的偶像就是曾國藩這樣的人物,因為我深知我平凡,不出眾,但我甘于平凡,正像曾公說的那般“人凡發一謀,舉一事,必有風波磨折,只要堅忍不懈,總可有志竟成。人不怕失敗,只怕在失敗中沉溺而難以自拔。”當以曾公為師:成功的路有千萬條,我只走那條看上去最笨、實際上最踏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