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戰友書

李笑來老師提過一個觀點:活在未來,我高度認同并踐行著、受益著,然后就有很多人說:“人生怎么可能規劃呢?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

事實上對于后半句我是再同意不過了,不要說明天,就是下一刻會發生什么也不知道,但這并不影響人生的規劃,我們是不可能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卻可以知道一年后的自己變成什么,關鍵在于是不是真的下決心改變現狀,規劃就像是GPS,制定我們的目標,引導我們的方向,雖然沒人知道中途會發生什么,會遇上怎樣的風景,會不會有風雨事故,但只要朝著目標前行,總有到達的一天。

至于人生怎么規劃?就是我試圖用行動并希望戰友們和我一起來證實、摸索的。

先說眾所周知的孫正義先生規劃人生的成功案例,高山在前,讓我們相信這個完全是可能的,只要有一人做到就會有無數人前赴后繼甚至做的更好,當然達到孫先生那樣的高度還是需要一些像天時地利環境諸如此類氣運的,事實上若我們真的以孫先生或任何偉人作目標,拼盡全力,最后即便達不到,也會是一個精彩的、少有遺憾的人生。

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規劃,但所有人都在追尋內心的滿足以及快樂,如果是生活型的,不妨把重心放在享受生活上,用40%的時間精力來工作;如果是事業型的,則把側重放在工作上,事業生活要平衡,不管是事業型還是生活型,最大限度不要突破80/20的側重界限,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身心需求。按年齡規劃,一般規律是以20歲為起點,80%時間精力放在學習工作上,30調為70%,40為60%,以此類推,個人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調整,以內心富足為根基,規劃好自己的時間精力目標,力爭從容有度,進退得宜。

上一個七年在成長的路上我取得了相對可喜的成績,靠的是冰冷的目標,機械的執行,堅持的孤獨,雖然我始終堅信就像老師說的:“相信我,你并不孤獨”,可實際上現實中沒人和我一樣4點就起,每天鍛煉,大量閱讀,在此感謝下近兩年前和我相互監督的薏琳妹妹,每天按部就班,很枯燥的鍛煉多久,有什么收獲,就這么日不間斷的持續了600多天了,除了自身進步的同時,還有擁有戰友的欣喜以及溫暖,我希望找到更多的戰友,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再回到我自己身上,所要分享的都是我親身經歷并實踐證實行之有效,至于有多大效果,跟決心以及執行力息息相關。現在我正站在而立出頭的關口上,剛剛設定好未來七年的方向,并躊躇滿志準備前行,自己的性格及選擇決定了我是事業型偏向,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讓我們一起互相督促,共同進步,那么,在出發前,希望朋友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真的有決心改變現狀、突破自身嗎?如果有,就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