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戰友書

這兩天連續的幾篇關于我自己從低谷爬起的歷程觸動了不少戰友的心,簡單可復制的經歷似乎也和不少同道產生共鳴,事實上我寫這些文章、并附圖為證的目的也很簡單呀,就是要使勁闡明一點:“連我這樣的貨色都可以,你為啥不行?“

最好每天都念叨:”胡欽元那廝也曾矮矬窮成那操性,都能一步步變成矮不窮,我要不行根本不符合宇宙定律嘛“,每天都這樣,絕對有效。

我自己也在不斷成長,也在路上,通過這每天不間斷的寫作就可以看出來,起初酸腐空洞,現在雖然不管是遣詞造句還是節奏把握都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但至少做到了言之有物,而且只要這么寫下去,就像當初持續三年時間記錄才豁然通透、自然如意一樣,我相信寫作也有那么登山望遠的一天,所以我特別需要反饋指點,很高興、很榮幸現在留言評論的越來越多,我的視角也慢慢開闊,并進而有了更深的思考,這是我進步的保障,有通道,大幸!

以前都是獨行,現在好不容易拜互聯網所賜,有了不少一樣以成長為樂的同道,所以特別希望能結伴前行、相扶共守,只要是通過我自己的驗證切實有效的方法,絕對毫無保留,全部寫出來供參考、指正、交流,如果經得起驗證、批判的,自然就是精華;如果是站不住腳的,我也可以改正完善,甚至摒棄,這是多么高效的方法論啊。

互聯網聯通世界,勢必會在全球范圍內分工配置,就是說未來一定是一個協作的社會,我們在全球化鏈條上可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這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答案倒也簡單:”讓自己有價值“!不過這是一句絕對正確的廢話,深層需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這個:”如何讓自己在未來商業鏈條上無可替代?“

這是一個既宏大又細微的問題,宏大是因為要具備放眼全球考慮的視野,細微是要立足自身實際具體分析,不過有個討巧的考慮方法是:但凡有可能被科技取代的技能都不具備無可替代性!順著這個思路就能想到不少眼下雖然很走俏,但缺乏連續性的能力或職業,再花時間精力也會越走越窄,更不要算機會成本了,不過我就不細分析了,免得惹人煩憎。

商業社會競爭是極其激烈的,尤其在上升通道容不得半點閃失,因為留給普通人的機會資源本就不多,之前我在文章中也曾寫過,在投資領域,一個好項目通常就孵化自大集團本身的中高層,然后集團率先投資并以信譽為背書拉一票資本跟投,幾乎就是從誕生起就由無數高手保駕護航抬進IPO,不要說普通人了,就是一擲千金的土豪都沒機會投,就這樣市場蛋糕早在醞釀初始就在圈內被瓜分,根本留不到圈外分毫,自此富豪越富,普通人再不努力就會永遠喪失上升機會。

那作為普通人應該怎么努力?

理工科就是可以讓人類物質生活更加便利、豐富的各類黑科技,具體只會普通電腦10%功能的我是不懂的。其余的機會將大量出現在兩個領域:錢和文化。

關于這個錢呢,這是我的專業部分,寫了這么多文章也都是點到即止,因為和錢相關的所有領域,金融、財務、會計等都是處于我的業務范圍內,我最擅長、最專業、最職業的部分當然就是數據分析以及資產配置了,這行的特點是具體案例具體分析,金融盤甚至一天之內都會變化數次,所以我從不給建議,再有就是一份專業報告是涉及年齡、家庭、性格、職業前景、收入等的完整分析,需要做大量的數據分析以及信息整理,我個人的收費還是很貴的,只能從大方向提供一些參考,比如未來中產階級以上越來越多,國內投資渠道狹窄,資產配置會越來越緊俏,真正的理財師是需要代表客戶全球到處實地考察搜集一手數據的,哪有坐在辦公室里那么舒服;還有資產證券化(債券、房產、信托)必然是趨勢,相關精英前景無量,年薪500-1000萬不在話下;會計呢,這個得分著說,避稅業務的會衣食無憂,并購上市的、尤其是做賬厲害的會相當、相當、相當吃香,股權高薪不在話下,財富快速累積在這些領域會容易很多。

文化是個很大的概念,我的判斷是基于一個簡單的道理,國家發展太快,物質精神嚴重脫節,下一步勢必會加強文化軟實力的輸出,這可能是普通人最大的機會,我就是想身入其中,和有志高士一起,率千年傳承與這西方價值爭上一爭,結果如何無法預料,也不重要,關鍵是其間可能出現的機會和這事本身的重大意義,所以我也希望對文化產業有興趣的戰友一起多交流討論,可能就找到切入點呢。

我已投的公司涉及餐飲、旅游賓館、健康保健、教育咨詢、澳洲相關,發展狀況、數據都有很強的針對性,我自己不管事,不參與,都是剛剛起步,有的走的還可以,有的還在尋出路,不管如何,未來是個協作的社會,總有合作共事的機會。

不管做什么,萬丈高樓平地起,總得從小處、點滴做起,尋志趣相投的戰友就是第一步,我自己的原則在此再列一遍,以引同道:

1、真實、真誠、不妄言

2、不負信任

3、簡單、簡潔

4、知行合一,行動高于一切

5、成長為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有相同價值的戰友們,要不要一起玩耍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李笑來老師提過一個觀點:活在未來,我高度認同并踐行著、受益著,然后就有很多人說:“人生怎么可能規劃呢?因為你永遠不...
    塵世知行者閱讀 315評論 0 0
  • 三月的第三十一天是總結日。開始的時候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情參加了三月的“不一樣的31天”。當真正的經歷了這31天,回首...
    來大碗豆漿閱讀 283評論 0 0
  • 干凈整齊的書桌,總會讓人想去翻閱盛放的書。前幾天在翻閱某書時,發現書內夾一張名片,上面赫然寫著:"xxxx設計公司...
    胡文璟閱讀 56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