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瑞敏說,我們追上了曾經奉為經典的榜樣,同時也失去了可以借鑒的標桿。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剩下的唯一沒有被時代拋棄的武器就是永遠的兩創精神——永遠創業,永遠創新。
? ? 以最有效和創新的方式管理的組織可能勝過其競爭對手。管理可以是一種競爭優勢。
? ? 企業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管理。 管理人員的工作是提高他們已有資源的表現并找出他們未來所需要的資源。
? ? ?因為企業之前存在過多問題,人們已經形成了對管理的壞印象。在有些部門,管理者是官僚的同義詞。在大型公共部門組織內,人們經常特別對管理者報以懷疑態度。他們精于算計,不論男女,都面目模糊,只認識自己的電子表格。在快速增長的高科技公司,管理人員是從外部引入的西裝革履的一幫人,扮演“成年人”的角色;而那幫穿牛仔褲和T恤的聰明人則在性感的創意世界中馳騁,并帶來更加聰明的尖端產品。
如果我們承認管理的重要性,那么,誰是管理者?實際上,是哪些人在從事管理?
? ? 以前管理的重點一直在管理的專業化上,將專業管理者的知識、地位和獎賞上升到管理藝術及管理科學的高度。這帶來了一些好處。管理者與以前相比受教育程度更高。他們涌入商學院的階梯教室,帶動了高管教育市場的發展,同時他們也不斷從商業書籍、雜志及在線談話中汲取新的想法。然而問題在于,管理已成為排他性的而不是自然包容性的活動,而包容性是真正成功的管理所必不可缺的。
管理阻止人們進行管理。如事例:
如果工廠車間里的員工有一個改善組織的資源利用的絕妙點子,那么他的這個點子很可能不會被人聽到。
管理再校準
1. 管理是有機的。
最好的管理不是復雜的過程、讓人眼花繚亂的電子表格,或者是精細的測量。這些東西都很重要,但管理更多的是一門藝術或科學。沒有通用的模式。人是管理的核心,而人必須擁有一定的自由來管理自己,并發展出其自身的管理風格。
2. 管理是開放的。
沒有任何組織可以壟斷管理智慧,也沒有任何部門、行業或團隊可以這樣。一個組織對管理觀念的態度越開放,那么它就越有可能發現管理在競爭中的優勢。
3. 管理中沒有等級制度。
美國硅谷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里不乏一些處于骨干位置而不作為的中層管理人員。他們的同事稱他們為“僵尸”,但硅谷的這個特定的地方是由僵尸統治的。僅僅在層級結構中占據一個位置并不能證明任何東西。
4. 管理讓技術實現最大化。
技術可以讓管理者實現自由。技術可以實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靈活、更全球化、更具互動性、更開放、更具挑戰性的管理。我們遇到的最好的管理者都熱烈擁抱技術。
5. 管理的單位很小。最佳的管理單位應該是規模有限但野心無限。
由技術支持的小型、靈活的團隊是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的工作方式。以小團隊模式才是管理的靈藥。
管理和組織相互依存。二者都不應該是靜態的。組織不斷改變形態和方向,至少它們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
規模只會阻礙組織進行必要的改變,而唯有改變才能保證其存活。
海爾集團張瑞敏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