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我的消費者行為學大作業

我本來就比較喜歡寫一些東西,大學里有很多論文或者大作業要寫,我幾乎都會認真地思考認真地對待每一次的寫作,這在別人看來,傻的可愛。

這一次我打算做可能更傻的事情,開始把我認真寫過的,讓自己眼眶濕潤的文字記錄在博客上。博客這個東西也是最近朋友點到,說我可以試著寫博客,而今天恰好,有些莫名,《消費者行為學》這種上課幾乎不聽的課,讓我寫著寫著覺得自己很認真,很可愛,我打算把它記錄下來。

有另外一個原因,我最近丟了一個U盤,以前,一個整年的各種大小論文、大作業的文檔沒了,其中應該有不少我自己喜歡的文字吧。

我在讀機制專業,大二,消費者行為學是一門交叉學科,算得上是一門大水課,反正我是沒有多少認真地聽過。這次大作業的內容,前面部分是設計廣告、回答問題、分析案例、設計問卷(https://sojump.com/jq/11585677.aspx),設計問卷我還是蠻認真地做了。最后一個題目是“談談你在學習了《消費者行為學》這門課程之后的收獲和感悟(本題15分,不少于500字)”,這種題目是最好發揮也是最水的的部分。

我的最后一題的描述,先是對我自己在這門課的表現,然后是對老師課堂小作業這種形式的稱贊,然后字數還不夠一點。

巧的就是我在空間看到一則廣告,百事的年度廣告,《家有兒女》題材,長達15分鐘,看完瞬間感動了自己,然后突然想到消費者行為學理論,心中油鹽醬醋倒了一地,感覺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寫下了下面一段描述:

就在剛才在空間看了一個15分鐘的廣告,百事可樂的過年大廣告,請了《家有兒女》的原班人馬,演繹了一個孩子們都長大之后的新故事,一下子就牽動了大家對童年的懷念之情。在這個廣告(故事)中,有懸念的設置,而且既有“常回家看看”的美好祝愿和羈絆,又有“家有兒女”的幸福,而且房間、晚宴的布置年味十足給觀眾十分美好的體驗。而百事可樂的產品不經意地出現在廣告中。這種軟廣告一點都不突兀,反而很溫馨很美好。這就是一則優秀的廣告。

我想,我這一個學期,消費者行為學告訴我,如何去讀懂一則廣告。也許以后我不會從事廣告設計或者消費市場分析。但是我能夠站在一個科學的角度審視一則廣告,這也是對我知識面的一種拓展。消費者行為學,也許沒有教會我什么,也許我沒法用得體準確的語言描述消費者行為學理論,但這是新世界的大門,門的后面有什么?我進去或者不進去,我擁有了選擇的權利。

后記:可能是我想家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