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臨安
對面坐著一對老人家,穿著一身白,白色的襯衫、褲子和頭發。老爺爺架著一副黑框老花鏡,干凈的臉上歲月縱橫交錯,沉默地盯著兩人面前的大碗牛肉米線。老奶奶見狀,頓時往門口張望,見店家忙碌的身影,便起身走向旁邊的柜臺,回到座位時多了一副碗筷。我恍然醒悟原來兩位老人是準備吃一碗米線。
老奶奶熟練地用筷子把大碗里的牛肉米線挑了三分之一在自己的碗里,把她不小心挑來的兩塊小小牛肉塊撿了一塊放回大碗里。老爺爺看見她的動作,順勢抬頭擺出一副責備的眼神望了一眼老奶奶,拿起筷子把小牛肉塊撿到了老奶奶的碗里。
我忽然猝不及防地在距我僅此幾厘米的地方,看見了愛情的樣子,縱然它跋涉半生的歲月,路過了深秋落葉,見證辛酸和苦辣,依舊還是最初的樣子。
吃完米線后,天色漸晚,彎月爬上枝頭,門前的陶瓷街上人潮涌動,喧聲起伏,商鋪的上空整齊有序地排滿了彩色燈籠和傘燈,像掉落半空中五顏六色的星辰,陪伴這座古城的夜色。今夜這座城,天上有明月,人間有燈火。
陶瓷街的陶瓷品形態各異,水杯、茶壺、酒窖等各種陶瓷物品擺滿了沿街的商鋪,行人駐足觀賞、拍照留影,或是與店家大聲議價。街上也有其他的商品販賣,鮮艷的玫瑰攤前年輕人在掃二維碼,幾個扎馬尾的學生圍著賣手藝的叔叔,檐下的角落里撒在雨傘上賣飾品的姑娘……人間各有景色。
這是我第二次如此貼近這座城門,來自山谷穿街過巷的晚風,檐下隨風起舞的風鈴,城下陌生的老年人齊跳廣場舞……這里的一切再見也是初逢時的模樣。
微涼的晚風輕撫著我的臉頰,耳畔的風鈴聲由近及遠,時而有游客敲擊鐘鼓的聲音。城上有厚重的歷史,停擺的歲月,和一個忽然造訪的旅人;城下是繁華盛世,歌舞升平,燈火沿街而下消失在黑夜的盡頭。這座陌生的小城,我不過是一個異鄉人,心中卻有一股莫名的親切。
腳下的石板路,屋頂的瓦片,隨風飄揚的旗幟,門前的紅燈籠……我伸手輕撫城墻的磚頭和紅漆,路過吵雜的門口。這條街依舊熱鬧,可是我的心里覺得很空,本來這條街應該是兩個人一起走的。可能我這一生都學不會如何留住一個人。
街角的風吹得很淡
月色很暗
旁邊的長板凳坐著一個人
等風停
他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