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的你,還能勇敢多久

目標在,腳步就不會停下來!

文/夏青茉

有這樣一些人“裸奔”于現實生活中,不理財,不投資,錢全部放在銀行的活期賬戶。他們既不繳納社保、醫保,也沒有購買任何的商業保險。每每遇到這樣的人都會忍不住想問一句:你是有多勇敢,能夠“裸奔”于霧霾之中、川流不息的車輛之間,并且堅信自己有能力賺到足夠的救命錢和養老金!

身邊總會有這樣的親友,一談理財,就說沒錢;一談保險,就說那都是騙人的。曾經我也在邊緣徘徊過,總覺得錢給了別人似的。但是一場家庭變故之后,我才開始反思,是什么讓我們原本湊合的家庭,遭受了如此的重創呢。

三年半前,母親的一場突發疾病,讓我們還算小康的家庭,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甚至有近一年的時間,債務都在處在持續增加的狀態。那種無助和恐懼讓我開始深深的反思,為什么我們會一點抵御風險的能力都沒有呢?

母親病后,在旁照顧的5個月里,只要有點空余時間,我就會梳理這些年父母的收入和支出。母親有記賬的習慣,盡管都是流水賬,也還是能夠從中獲得一些端倪的。

首先,父母沒有理財的概念,甚至沒有定存的習慣,唯一可以稱作是投資的行為,就是一套可出租的房產。不過,在母親生病之前,那套房產已經被置換成了弟弟在城市里的剛性住房。從理財方面來說,收益幾乎是0;截止母親發病時,存款也是0。

其次,在保險方面,父母都僅有涉獵壽險。母親的壽險總和不過6w塊,父親的多一些,主要來源是單位統一購買的企業年金,不過,要等到他退休之后才可以一次性取出。盡管還沒有拿到,卻已經被列入償還債務計劃中。

也就是說,待到明年父親正式退休后,父母的財產會再度清零,這還沒有計算三年多來,我已經陸續還上的債務。

這可怕的一幕幕絕不是電視慘劇,而是我們的現實遭遇!父母總認為,等到退休后,可以拿著這些年積累的住房公積金去旅旅游,散散心;可是沒想到,一場重疾就將這筆錢的去處徹底改變了。父母總認為,等到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肯定是花不完的,就可以給子子孫孫買買零食、玩具;可是沒想到,還沒等到退休,每個月的收入已經抵不過支出了。

人總是有一種惰性,總覺得慘劇都發生在別人家,沒錢花的都是子孫不孝順的老人,年輕時積累的財富足夠年老時揮霍的;卻萬萬沒有想到,銀行利率會連年跑輸通貨膨脹率,重疾會成為四處伏擊的幸福殺手。

自從學習理財后,有時會關注親友的理財策略和資產配置方式。很顯然,大部分人還處在“無財可理”,或覺得“理財和保險不可靠”的狀態。見過最極端的一個案例,就是文章開篇提到的:不理財,不投資,錢全部放在銀行的活期賬戶;不繳納社保、醫保,也沒有購買任何的商業保險。年紀輕輕的兩夫妻就這樣“裸奔”打工中,每次一說到理財和保險,都是一臉懵懂,對未來毫無規劃。

不理財的理由不外乎三種:錢少或無財可理;懷疑理財投資產品的安全性;無法堅持理財計劃。不購買保險的理由更多一些:時間尚早,我等仍身強力壯;懷疑保險產品的安全性;消費型-錢不屬于我,保障型不劃算,分紅型收益低。

理財,即是“理”生活

開始學習理財后,我才深深的體會到,理財的同時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梳理。開始理財后,每當看見計劃之外、但很喜歡的衣服,我都會問自己三個問題:是喜歡的還是必須的;是好搭配的基本款還是利用率很低的時尚款;是否有這筆預算?前兩個問題都是用來緩沖一下因喜歡而悸動的小心情,當第三個問題出現后,基本上可以轉身離開了。我們不是因為付不起錢,而是因為沒有預算選擇轉身。不同的意義在于,如果是因為沒有錢才選擇不買,就會讓自己有一種自卑的心里。而因為沒有預算而選擇轉身,則是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消費預算和理財目標。

理財就是一個聚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過程,可大多數人都看不起小錢,覺得存下100塊,還不如買杯咖啡配塊蛋糕來得痛快。這樣的想法令他們從來都沒有過理財的想法和目標,并且認為只要錢賺得多,理不理,資產都會自然的聚集起來。

對于那些有想法又怕自己堅持不下來的朋友,可以按照幾個步驟來讓自己“愛”上理財的生活。

第一,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合理的理財目標和消費計劃。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目標和計劃,比如,從每個月定存1000塊開始,當習慣了計劃消費的方式后,再試著提高每個月的結余。

第二,馬上開始記賬,清楚自己的收支情況,整理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少的朋友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只在有理財欲望的頭幾天能夠按時記錄下來每一筆支出,可新鮮勁兒一過,立馬就忘卻腦后了。我是從母親生病后才開啟了每天記賬模式的,可以用“心驚肉跳”來形容那段時間的記賬感受。堅持下來的理由很簡單,我需要清楚的知道每一筆錢的來源和去處,才能給家人一個交代。給自己找一個簡單粗暴的記賬理由吧,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第三,堅持記賬,堅持計劃,堅持目標。開始理財后,我覺得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開始認真的審視自己的人生。為什么堅持不下來?是不是在其他事情上我也會得過且過,過分的放縱自己?其實,理財和其他的人生規劃一樣,只要目標在,腳步就不會停下來。

當你專注于開源、理財的時候,自然就會控制自己買買買的欲望的,每天看著理財或投資賬戶里的錢逐漸增多,會增強堅持計劃、堅持目標的信心!只要從現在開始,立刻馬上!

關于保險

對于那些敢于“裸奔”的朋友們,就問一句話:疾病和明天,你知道誰會先來嗎?

就個人而言,實在是難以想象連基本的社會醫療保險都沒有,當疾病來臨的時候,要怎么應對呢?就算你對自己的賺錢能力有十足的把握,那也僅能代表現在,一旦疾病發生以后,一般都會需要一定的恢復期,也有可能因病喪失了勞動能力或者無法達到原來的程度,這中間的損失是否考慮過呢?

如果看到這些的你,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請回到文首看看我的親身經歷,也請看看近幾年的重疾患者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有些朋友問到如何購買保險的問題,我的建議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一般來說,先保障家庭經濟的主要創造者,然后才是孩子。然而,現在的一般做法卻是先給孩子買保險。保險的種類和保額的配置,也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的。

基于對重疾有比較恐懼的心理,我們家在保險上做出較多的配置,導致手里的可投資資產積累的比較慢,這也是經過理財學習獲得的一項重要認知。

沒有經歷沒有發言權,再次聲明我絕對不是保險經紀,只是每次遇見到這樣“裸奔”的朋友,就會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都說不痛徹心扉,絕不會讓人有重大改變的。希望看見此文的你們,都能夠提前做好資產配置,讓自己具有抵御風險的能力。

【21天堅持寫作訓練營 ?第13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