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5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可是,本來打算在這樣一個歡喜的日子去外面走走看看,本來已經盤算好如何度過這個圣誕夜晚,卻被突如其來的“明晚的晚自習改到今晚,大家不能出去”通知給硬生生地終結了。
我想問,這樣做,就能叫做“理性看待圣誕節”了嗎?突然來一個通知讓很多人的計劃泡湯叫理性看待?為了讓大家不過圣誕節硬生生地把明天的晚自習搬到今天叫理性看待?為了抵制外來節日而不惜讓大家本來應該開心的日子搞成沉悶叫理性看待?我不知道,這些所謂的抵制洋節的口號究竟有沒有經過嚴謹思考,最起碼也要有一個合理的方案宣傳而不是先斬后奏。
在我看來,其一,圣誕節,不管怎樣畢竟它都是一個節日,我們應該在這樣一個值得喜慶的日子里過得開心點快樂點。
其二,我們并不是崇洋媚外,試問我們過的所謂的圣誕節真的就像國外的圣誕節一樣了嗎?我們只不過是想趁著這樣的一個日子尋求一點喜慶感,給自己一個開心快了的理由,我們并沒有完全照搬國外的圣誕節,只是希望在這樣的日子里能找到一種喜慶感,賦予它一種自己對它的歸屬感。
其三,如果說過圣誕節是過洋節應該制止的話,那么外國人過中國節日又如何解釋?比如中國傳統的春節,不是也有很多外國人會在那一天慶祝嗎?對于外來文化我們不是應該包容些嗎?
其四,這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不同的文化總會有交集,我們可以去理性看待它們但是也要注意什么才叫真正的“理性”,并不是不過洋節就叫做弘揚了中國的文化。作為一個文化強國,如果會害怕自己的國人因為過了洋節而丟失文化自信,那么我想這樣還能叫文化自信嗎?
在我看來,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意義,過節,歸根到底還是圖個吉利,希望大家在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里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而不是去抵制它,強制讓他人必須要全盤否認它。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并不針對任何人,我只是希望大家不管是不是過節,過什么節都好,過得開心獲得快樂就好。何苦糾結太多,為自己徒增煩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