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產品,自我營銷的產品,看完文章后希望能由文章及人的談下你們閱讀后的感受,我總結反思下你們的反饋。
連接、分享與反饋,是極佳的方式。產品也一樣,分享之后的反饋更為重要,因為我們能從中分析用戶的體驗——分享對他來說是否干貨,能否帶來思維方式或者認知的轉變,從而適當?shù)恼{整分享內容、分享方式,醞釀下一次體驗更佳的分享。
做產品最重要的是口碑,好的口碑是傳播的最佳途徑,口碑就是體驗產品之后人們對于產品的直觀感受,也就是所謂的用戶體驗。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人人都可以是去中心化的自媒體,從一夜爆紅的app神話——臉萌、足記等可以看到,傳播的力量從未有過的快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戶體驗極差的產品也注定被迅速淘汰。
用戶體驗,顧名思義,先有用戶,才有接下來用戶的體驗。定位好產品的目標用戶,調研挖掘用戶的需求,接著才談用戶體驗。
網上對用戶體驗的定義是:“狹義上的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對某個產品的視覺和易用性的主觀感受,這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認知,而廣義上的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對某個產品在使用之前、使用期間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認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應、行為和成就等各個方面。加瑞特在其著作《用戶體驗的要素》中對用戶體驗是這樣定義的,用戶體驗是指產品如何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并發(fā)揮作用,也就是人們如何“接觸”和“使用”產品。據(jù)此我們可以看出,用戶體驗的主體是用戶,對象是產品,關鍵在于用戶接觸和使用產品過程中所建立的感受,感受是主觀的,因此用戶體驗也是主觀的?!?/p>
我個人對于用戶體驗的理解,這個詞包含了產品的方方面面,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職位都涉及到用戶體驗。所以在相對小的框架下來說這個詞,特別對于互聯(lián)網產品,用戶體驗指的是產品的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的用戶體驗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用戶價值,用戶價值——解決了用戶的價值,滿足了用戶的痛點,例如說成人網站,成人網站的交互設計可能沒有跟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產品一樣優(yōu)雅,但是解決了很多需求,所以你依然在用!
分享一篇文章——《互聯(lián)網是怎么硬起來的》,講述成人產業(yè)對于互聯(lián)網行業(yè)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I5NTA5Mw==&mid=206754769&idx=1&sn=65e551091eda4d9df33873dda3914501&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key=af154fdc40fed00373e2bf438a54e5eee3ba8f378c055dc6d56fc7ce6cd7cb9b79ce81918104e8ee7499b5aa8c9a1279&ascene=1&uin=Mjc0MTAxNDkwNg%3D%3D&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1010029&pass_ticket=2We3jPT5iuxm6R5CxSDlmcNLFg1jVbwVVF1IiTDPdJX5%2Fv7CtbmQevFd1FkhdiDd
交互設計有十大易用性原則,這里有蘇怡海同學整理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放在文末產品書籍的網盤中,如果不清晰也可以下載觀看】,內容來自于《用戶設計體驗》一課,http://www.uisdc.com/top-ten-usability-principles?和http://www.70.com/news/view-10-4089.html?是我在網上找到的兩篇深度解讀十大易用性原則的文章。
沒有產品的經驗,不敢深入談用戶體驗,下面分享一篇很棒的關于用戶體驗的文章,摘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qū):http://www.woshipm.com/discuss/53005.html
我是不斷學習,帶著思維上路,一直在路上的搬運工。下面以我對朋友圈認知的轉變談談我對產品、對用戶體驗的理解。
開頭說過,人如產品,如何包裝自己這個超級產品,進行自我營銷也是一門學問。朋友圈是個永恒的話題,它是一個由熟人、半熟人組成的“關系圈”,是現(xiàn)實社交在網絡世界的延伸,也是個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朋友圈更像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一個一對多的關系圈,作為一個內容生產者,你發(fā)的每一個朋友圈都展示著你的性格特質。
用戶體驗是以用戶——你的朋友為中心的。記得剛開始發(fā)的朋友圈,很多都是廣告、求贊、求拉票,硬廣不斷消耗著你跟朋友之間的關系,用戶體驗是極差的,因為他們在你身上看不到他們感興趣的價值點,慢慢的,對你的印象也不斷模糊。人與人的交往在于價值交換,我覺得這句話適用于任何場合,從你胎兒期就懂得攝取母體營養(yǎng)的時候開始。(與勢利無關)
定位用戶,深入挖掘他們的需求,也就是你的朋友的需求與興趣點。朋友圈形形色色的朋友,“1000個哈姆雷特”,怎么定位自己的用戶群體?
我現(xiàn)在經常泡在互聯(lián)網,好友里面一半以上是這個圈子的,互聯(lián)網+的大趨勢下,相信剩下的一半也有很多人對互聯(lián)網感興趣。所以,第一主題無需討論,就是互聯(lián)網;是人都有獵奇心態(tài),對新事物的好奇與向往,荷爾蒙般的抑制不住,所以我還會轉發(fā)一些好玩的、有趣、新奇的文章。轉發(fā)的同時加點自己的感悟,能更大程度的引起評論、共鳴。這里引發(fā)出另一個概念——互動,《失控》作者凱文凱利提出接下來的大趨勢之一——互動,人與物的互動,朋友圈的互動是人與人之間屏幕對屏幕的互動,適當?shù)幕涌梢詭磉m當?shù)脑掝}與交流,冷漠的屏幕是感情的墳墓。最后一部分的需求,因為是朋友圈的好友,或多或少希望了解下你的生活近況,感情狀態(tài)等,展示你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也是他們的一個需求,更準確的說是他們的興趣點??偨Y一下,用戶——你的朋友的需求分為三大部分:互聯(lián)網+好玩、有趣+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這也是我現(xiàn)在一直遵循的原則!
再深入下去,分為三步:篩選與確定要轉發(fā)/發(fā)表的內容+加上你自己的評論+挑一個合適的時間發(fā)送,因人而異,具體不深入討論。
分享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你已被移出群聊》: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AyODc2MA==&mid=228404071&idx=1&sn=f04cd397516b81925a405ddfe9f1d13f&scene=1&key=af154fdc40fed003a5dd3f3fdfa4e68a4cd7076f83cd401daa32d3e86e2ba5edcfa4701e89fe80c17112ae99dfeaf23c&ascene=1&uin=Mjc0MTAxNDkwNg%3D%3D&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1010029&pass_ticket=2We3jPT5iuxm6R5CxSDlmcNLFg1jVbwVVF1IiTDPdJX5%2Fv7CtbmQevFd1FkhdiDd
以上純屬于分享,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閱歷與經驗有限,暫時分享到這里,趕緊給我反饋吧,愛你們么么噠!
我叫洪,來自深圳大學計算機軟件學院,今年大二,微信號是【chenguihong1234】。大學最重要的就是看書與交流,希望熱愛互聯(lián)網、熱愛產品、對自己、對未知的一切充滿好奇的小伙伴加我微信一起交流!
分享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到了某個年齡,你會重新喜歡看書,因為你的年齡足以支撐起與整本書進行對話!
簡書上的第一篇文章,我會堅持在這里分享、與你們一起交流,對話。文章中也能窺人,希望展示一個飽滿的自我!
或許現(xiàn)在做的不夠好,但是一直在努力!
【分享產品類書籍】
鏈接:http://pan.baidu.com/s/1c0FDkmG ?密碼:bh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