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就能學會「思維導圖」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封面

圖文 | ?海馬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這本書是日本的一位女培訓師寫的。這位女培訓師當年是幼兒園的老師,有幸參加了思維導圖的發明人博贊在日本舉辦的培訓班,當時和她一起培訓的都是商業經銷方面的精英,可就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她卻憑借著對「思維導圖」的熱愛和興趣,在培訓期間就獲得了博贊先生的稱贊,最后成為日本一名優秀的「思維導圖」培訓師。

看了作者的簡單自述,頓時覺得太勵志了,你對某件事情的熱愛,堅持不懈的努力會讓你完全脫離你以前的生活軌跡,這個收獲可以說是我讀這本書的意外收獲。

這本「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和博贊的那本「思維導圖」有什么區別呢?我覺得最大的區別就是,這本書站在一個普通視角寫的,她突出強調的是「日常生活」,這樣你讀這本書的時候就不會有陌生感,你讀了以后更多的是能對思維導圖產生興趣。

書中大量介紹的是普通人畫的思維導圖,這些導圖覆蓋面如此的廣泛,真正是涵蓋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了「超市購物」、「到哪家面館吃飯」這樣的尋常生活場景,用思維導圖的把這樣的日常生活場景畫出來,就能讓讀者覺得所謂「思維導圖」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生活中既然這么簡單實用,那你還有什么理由畫不出來呢?作者就是這樣一步步的引導你對思維導圖的興趣,它不是干巴巴的介紹原理,也不是深奧的理論講解,實用、易行是貫穿整本書的主題。

到底「思維導圖」怎么畫呢?書中是這樣介紹的,總共有7條規則,這些規則就是畫「思維導圖」的步驟。

1,「紙張」要求

A4的純白紙,不要有橫線和格子,橫幅。如果有特殊情況也可以用A3規格,但還是用A4的最理想。

2,畫「中心圖像」

內容。中心圖像不一定非得畫的漂亮,隨意幾筆畫出來也可以,甚至胡亂畫都可以,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時間。畫這個中心圖像大約要5分鐘的時間就夠了。

大小。拳頭大小就可以了。

3,使用「顏色」

總之就是要使用各種顏色。

4,延展「線條(分支)」

形狀。一定要是那種有延伸的曲線,「有機曲線就是性感的曲線」。

粗細。分支可以采用「粗、中、細」三種。

長度。注意和詞語的平衡關系,太長或太短都不合適,可以先短一點,不夠可以再延長。

5,在上面寫上「語言(詞語)」

線條或分支上寫的不是文章,而是詞語。

要特別注意的是「1分支1詞語」的規則是最重要的,也是思維導圖的最難遵守的規則。

6,「層次化」

這一部分如果沒有層次化的限制,隨心所欲畫出的思維導圖被稱為「小型思維導圖」,有時這種小型的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實際運用中不用太糾結層次化的問題,先畫出來再逐步完善。

7,「TEFCAS」

分別代表了嘗試、行動、反饋、檢查、調整和成功。

完全按照這7條規則畫出的思維導圖被稱為「完整思維導圖」。

其實我們在畫的時候,更多的時候畫的都是「小型思維導圖」,也就是不屬于完整的范疇,比如,單色繪制、中心圖像是只有文字等等,根據你的具體要求,選擇合適的形式即可,沒有必要非得追求所謂完整的思維導圖。

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介紹的核心內容,是不是很簡單的感覺?本來就不難,拿出筆和紙畫一張屬于你的思維導圖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