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籌劃準備執行這樣的一場活動,過程簡單但是瑣事煩碎,整場下來雖然沒有出現什么特殊狀況,起碼在保證大家人身安全的狀況下成功完成了此次活動。這樣看來,還好,起碼沒有那么糟糕。十點總部要的東西都已經整理好發過去了,剩下就是仔細回想這一個月的點點滴滴,認認真真回想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如果把這件事情按照婚禮看待的話,其實以前婚慶公司的經驗倒是有很多可以借鑒的。所有籌備環節要用最少的預算達到最好的效果。關于建議,有些點子很好,很奇特,很新穎,但是實施起來可能沒有那么容易,要么花費高,要么現實各種因素制約,所以一場好的活動可能不是最新穎的,但一定是最適合的。就像結婚,對方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適的。
一、看場地
婚禮策劃也是要勘測場地的,我去過一次,策劃師拿著相機和測量儀,測量各個尺寸,因為舞臺、T臺等每一個場地都是不一樣的,還有迎賓區簽到區的設計等。可是對于讀書會的場地,最開始,我卻沒有想到這些。第一次去的時候,看了下大概大小和大致環境,酒店的書吧,玻璃窗,對面是西溪濕地景區,很不錯。恩,這就是所有的我對看場地的理解。第二次和莫哥一起去的時候,我們規劃了一下大概60(只是一個人數的預估)個人,場地該怎么布置。因為想著所有人能夠面對面,圍成一個u型,要照顧所有人都能夠看到前面表演分享的人。恩,其實也就是大概規劃了下,自己有點譜了。第三次和茶吧老板對接茶水服務的價格和包含的飲品有哪些(活動前一天),對接完后,我和朋友開始重新安排場地如何布置,現在人數已經確定了,幾個人圍在一桌,幾個人一組,桌子和凳子都怎么擺,活動流程怎么串聯,我們構畫的場地布置會不會影響節目的表演。而活動當天到的時候,因為自己還要準備另外的一些事情,主持和攝影師先到了,他們先布置場地,大致和自己構想的差不多,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只放了兩張桌子,本來桌子兩邊各坐一列人,結果其中一邊去放了兩列凳子,這樣的結果就是沒有挨著桌子的那列是吃不到桌子上的零食的,我感覺會有一些人照顧不到,或者喝水的茶杯都沒有地方放,后來又重新拿出一張桌子,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活動中,來晚的小伙伴默默坐在最后面,后來我讓其他人調整一下,擠一點也要讓所有人都在桌子邊,作為主辦方能盡量滿足大家一定要滿足到的,要多注意大家的感受。
活動結束后,看到其他城市的照片,有在酒店里舉辦的,有在咖啡廳舉辦的,有在茶室舉辦的,有在書店舉辦的,看到不同拍攝方式的集體照的時候,我突然領悟到了看場地的重要性。有的是大家都仰頭,攝影師從二樓俯拍,這樣高低大小不受影響;有的在室外拍;有的在樓梯上拍,為什么會注意看大家合照的方式呢?因為我們的照片最后一排有些人被擋著到了,其中一點是我們把蛋糕擺在最前面,最后蛋糕的效果沒有拍出來(十點logo因為蛋糕店沒有相關材料,只能在上面寫了幾個字,而不俯拍是看不到的,但是大合影是一般的拍照方式),反而減小了大家預留的空間,再就是拍合影沒有整好隊,關于拍照,尤其人多的時候,每次都會說”小個在前,大個在后“,但每次都有拍不到的,除了有些人真的太低調,低調到不想出鏡,但這只是少數,少之又少的,所以關于整隊這一點一定要做好,從一個小細節也能看出一個人籌劃的能力。場地的大小,場地的性質可能決定了活動的形式。比方有些照片看到大家圍在飯桌上邊吃邊看,有些排排坐,像教室一樣,有些像我們一樣;有些圍成一個圓圈,有些坐在地上,當初我們也考慮到這種方式,因為和我們場地比較符合,但是考慮到一半的人只能看到舞臺中心人的背面,最后pass掉這個方案,選擇了u型。場地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活動的形式。如果特別擁擠的場地,大的互動游戲是做不了的,因為要確保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空間。所以說以后看場地一定不要單純像我第一次去華里的時候一樣了,一定要去考慮活動人數和整個場景布置,就是要把我第二次交談的內容一塊加進去。
二、前期策劃
關于策劃,前期要大概心里有個數,做一份文案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樣的一個活動,一個年會,那么這個策劃案不一定要多么漂亮多么華麗,但是一定要真實,要戳到大家心里去,讓人有參與的欲望,無論是單純的文字和圖片搭配,還是做成動態的h5的形式,前期策劃案一定要做好,這是大家報名的至關點,那么怎么寫好一個文案呢?這是我極度欠缺的,我可以寫得很真實,寫得感人,但是一點”狼性“是沒有的,就像銷售最后一腳踢不出去,那么這一點需要看更多的軟文,不斷修煉才能提高,可以先從寫出好的文章標題入手。我以前的blog從來不注重標題,雖然也堅持每天寫,但是從來沒有人關注,可是自從我給每一篇流水日記寫上標題的時候,情況好轉起來。策劃文案寫好后,注意統計報名人數,接下來就是活動流程安排了,活動流程像極了婚禮進展,所以這塊來說,并不陌生,三個小時的活動時間,每分每秒做什么,都要提前預設好,如果涉及到所有人都參與的,那么人數一定要清楚,這樣才能完好估摸出活動時間。(當然這一點最后活動當天全部破滅,至關點是原本預定一點半正式開始的,結果兩點半人數才到齊,雖然我前一天再三強調不要遲到不遲到,但是仍然很多人晚了,以至于開始時間整整延遲一個小時,那么導致活動后面一半多的人還沒有分享,只能每個人簡單說兩句匆匆收場,而最后的夢想板塊也只用一分鐘默念代替了。值得欣慰的是,即使調整活動順序,先把蛋糕和合影拍了,有事先行離開的人可以先走,沒有重要安排的人繼續看完,但不好的是,吃完蛋糕,大家的狀態都很散了,而最后活動的吸引人粘合時間只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后半場只四十分鐘就結束了,而原本規劃的是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剛剛是活動延遲的一個小時。關于這里,我一直在想,該如何降低這種概率呢?提醒的事情是我做了的,人數沒有三分之二,活動時間肯定是要延遲的,就連婚禮儀式也是這樣的,畢竟這個和國家會議不一樣,很讓人頭疼,我們可以嚴格要求自己,但是對于其他人卻是不能的,大家都是平輩的朋友關系,我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只能多提醒幾遍嘍)活動流程中遇到的問題就是節目的搜集。剛開始問誰要表演節目沒有回復,可以私下報名,沒有回復,于是我只能依照我之前對大家的了解程度來自己找人,然后私下溝通,基本大家都不會拒絕的,但是更多人的才能我是不知道的,那么以后如果舉辦不認識的人大型活動那么只能請其他的表演隊伍了,自己人中能出節目最好了,更多時候,反而是做爸爸媽媽的會主動推薦小朋友來表演,可是他們自己卻不怎么主動。關于節目策劃,我們用每個人分享的方式大大解決了之前遇到的節目少的尷尬問題,這樣的定位是好的,或者說對于50人以下是合適的,但是如果100人的活動,就不適合了,只能靠表演撐起來,那么其他人呢,如果不主動,再抽不到獎,這樣的活動會很沒有存在和參與感的。”出席會議的人不是被賦予了發言的權利,而是被分配了發言的義務“這樣看來,很多人是不懂出席會議的意義的吧,如果是我,我一定要積極參與進去,只有參與進去了,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莫哥說得很對,人的專注力只有幾十分鐘的時間,如果后面都在玩手機了,那么就是一個很失敗的活動,這也是春晚為什么收視率越來越低的原因吧,很難做到現場互動,當然策劃人也在調整,比方今年過年的全民搖紅包,以前發短信等,多學習,多思考。其實如果100來人的現場活動和春晚的不利比起來,好多了,那么1000個人呢?估計叫演講或者演唱會了吧,活動的形式很難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活動的粘合性不會很高,品牌宣傳可能只是聽說過或者字面上知道而已。活動流程差不多搞定,人數確定,那么就是收費和物資采購了。
三、設計
這里的設計,主要涉及場地現場的布置需要的海報、噴繪、kt板、橫幅等,關于物料清單,我想的比較簡單,因為我們的收費本身就預算很低,再者我更多想到的是大家能夠拿到更多更好的禮品和吃到跟多的零食,而關于現場布置的氛圍效果考慮甚少,總覺得這部分的預算不必很高,當然這是因人而異了。我是一個節儉的人,想法也比較簡單實在,但是簡單的兩張海報貼上去,活動的效果沒有那么明顯,氛圍不是很濃烈,不會讓人一看到任何角落的一張照片都知道這是怎么樣的一場活動,而不僅僅是只看到人很多。如果從一個公司或者從擴大影響力來說,我的想法是及其幼稚的。所以也可以看出好的活動是靠錢砸出來的。活動前一天我們把海報拿過去的時候,自己也在說沒有氛圍,沒有感覺,想找一點小的裝飾,可是考慮到書吧的室內裝飾和擺設,覺得掛一些氣球什么的真的會降低活動場地的品味。就像以前婚禮,當一個客人說出她定的廳的顏色和布局的時候,策劃師或者婚禮顧問會有一個建議設計成什么色系的,當然里面是有很多專業知識,關于審美,這也是我的一項弱點,那么這樣說來其實知識都是想通的,從另一方面也說明勘測活動場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關于婚禮如果實在不知道推薦什么的時候,就推薦百搭系列,絕對沒錯,經典就是經典,放之四海而皆準。還有樓下的指引,簽到北京合影背景等,其實把婚禮場地的幾個模塊搬到這里來完全合適,如果我事先就考慮到這么多問題,這場活動的現場布置可以得到很大的完善,但是預算也會隨之上升。
所以我們整場設計就只有兩張海報和一張x展架,這次我大概知道了x展架和易拉寶的區別以及大概價位。十點讀書會總部廈門這一點做的很好,當每個城市主題、贊助商選定好后,他們幫我們各個城市設計好了海報,而,我們只需要在原來基礎上改一些尺寸就好了。
我們還設計了書簽和明信片(日歷式)。書簽的logo和客服溝通的時候時間已經不夠了,還好他們實在,書簽很早就到了,雖然沒有logo。明信片就完全一個坑爹。和客服溝通了很久,結果呢,雙十二期間訂單一律延后發貨,我一直想看看淘寶訂單發貨沒,可是一直都剛好開電腦就忘了,另一方面想著我都好好和對方溝通了,結果呢?遲遲收不到,最后沒有發貨。我很郁悶。這樣,我們的禮品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帶有十點logo的,而logo是一種歸屬感,臨時想到那就去做一個蛋糕,第二天定制蛋糕還沒有logo的特定顏色,于是乎只能放棄,最后只是打了一點字上去。設計明信片的時候,才發現一些平時手機拍的照片好多沒法看,還是單反像素好,放大了也不模糊。明信片的事情確實怪自己,為什么第二天不確保看下呢?如果看了,或許更換店家,這件事就能做好了。
提到設計海報的時候,幾個小伙伴很熱情幫忙建立了設計小組,然后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幫忙找資料,那個時候特別感動,什么是凝聚力,一瞬間馬上感受到了,我們不僅僅是一個微信群的,我們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特別感動。而活動負責人就是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四、采購
前期一直在考慮報名人數,總是臨時有不來的,臨時有要來的,所以關于采購這一塊還是有點難做的。于是一直等的是全國贊助的禮物,而我自己這邊反而沒有安排好。19號看場地和佳佳聊到十點多才回家,又下雨,很多店關門了。20號早上下著雨跑到小店里臨時采購了一些獎品和水果。然后突然發現自己忘記帶旗子,還好順路,讓錢把東西帶過去,我回家拿旗。可是到家發現鑰匙在電腦包里,還好房東在家,要不可就麻煩了。
五、關于總指揮
作為總負責人,我可能做的是凡事親力親為,但其實不能這樣的,否則自己會很累。就像程程說的,比方前期文案、設計、節目組、采購我都可以找人來做的,志愿者有很多,但是我卻沒有讓大家做點什么,而我只需要把預算和想法告訴大家就好了,剩下的他們會幫我做好,而最后我統一檢查下就好了。這就是統籌總監,他們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只需要五定就好了,這或許和我的為人有關系,我不喜歡勞煩大家,但這也是一個不好的點,會特別操心。但是這是領導力的體現,是我所不擅長的。當然,隨著年齡經歷的增長肯定會越來越好的。不能單純憑著一腔熱情去做一些事情,這樣肯定不會是長久之計。
其他:關于趙總和汪總,兩個主要贊助商,很榮幸能夠邀請到他們蒞臨現場,那么肯定是要上臺講話的,而我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和他們說過,臨時安排的,那么這就是我的不對了。幸虧他們都是見過大場合的人,要不沒有準備真的會很尷尬。再者既然他們來了,那么位置一定要給他們留出來的,要找人注意照顧下他們,端個水送個茶還是必要的。
還有一些陌生的或者第一次來參加活動的人我卻沒有能好好照顧下,感到很抱歉,人多可以分小組,安排活潑熱情的人和他們坐在一起,要讓每個人都有家的感覺有點難,我總是不想傷害到任何人,總想每個人都能開心,可是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特別希望大家都能積極參與進來。
再者志愿者或者負責人還有主持,好多人不能認認真真和大家交朋友,不能認真聽完每個人的發言,不能認真記錄大家的發言,不能好好吃點東西,都要忙著,照顧大家的同時,自己卻好多顧不上,特別感謝無私奉獻的人們,這讓我想起婚禮時,小敏小潔經常沒有時間吃飯。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活動結束了,只有當總結也寫的時候,才真正結束了。完全的自我反思。第一次寫這么齊全,明面拿出來。希望自己能越做越好,走得更遠,最后,也寫寫親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