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慮嗎?你對現狀滿意嗎?你的理想實現了嗎?
如果前兩個問題你的答都是是,最后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那恭喜你,你正處于破殼而出的臨界狀態。
不過,同樣悲劇的是,在這種臨界狀態,你更加焦慮,更加不知所措,對未來既有期待也有深深的恐懼。
未來還未發生,結果總是未知,擺脫已有的歲月靜好并不那么容易。
未來即將來臨,只是還未被感知,就像即將破土而出的幼苗。
相信我,你并不孤獨,每一個如你一樣焦慮、對現狀不滿、心中懷有理想的人都一樣。
覺知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心中還殘存向往是尋求改變的開始。
我們能做的就是認清自己處于舒適區的現實,并找準方向,不斷去做。
路雖遠,行則必至。
走出舒適區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英雄之旅,旅途中升級打怪,就像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樣,歷經覺知期、猶豫期、探索期、成長期、瓶頸期、持續成長期的重重考驗,最終迎來新生。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歷經歲月的洗禮,心性的沉淀,你總能破殼而出。
? ? ? ? ? ? ? ? ? ? 覺知期
春江水暖鴨先知。自己目前是否出于舒適區,自己是最清楚的,你就是答案,你的情緒、生活狀態就是答案。覺知就意味著希望與機會。否則,就是溫水煮青蛙,在安逸的生活里作繭自縛。
覺知期可能會存在“鴕鳥心態”,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因恐懼改變,否認或忽略改變,心安理得接納現狀。你是這樣的人嗎?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 ? ? ? ? ? ? ? ? ? 猶豫期
覺察到自己處于舒適區,一般并不會產生行動,會猶豫不決,感到左右為難,處于理想和現實的掙扎與糾結中。
一方面渴望成長,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的慣性,還希望生活保持不變,對確定性有一種深深的迷戀,對不確定性有一種深深的恐懼。
人啊,總是處于矛盾之中。
這個時候的心態是比較痛苦的,就像一個芝麻和西瓜都想要的猴子,你想要歲月靜好,也希望未來可期。
如果處于這個階段,可以多跟你向往的人交流,或看看他目前的樣子。想象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會給你一些力量與確定性。
? ? ? ? ? ? ? ? ? ? 探索期
經歷過猶豫期之后,或者是由于自身強烈的想法,或者是外界的刺激,都激發個體產生探索行為,勇敢走出第一步,主動去追尋目標,尋找自我突破的方法。探索之路是行動的開始,前路兇險,困難總是不期而至。
探索是充滿的未知的。這個時候其實是很容易失敗的,一般情況我們對未來下都抱有較高的期待,如果沒有及時激勵和反饋,我們很容易泄氣,很容易放棄。
改變還未開始,就已經失敗。生命還未綻放,就已經凋零。生活被牢牢的鎖死在當下的安穩中。
? ? ? ? ? ? ? ? ? ? 成長期
在探索期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調整與行動,你逐漸進入成長階段。覺知到知道自己的改變,懷著愉悅的心情,不斷開始行動,期待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每一次的改變與收獲,都在提供一個定心丸,提高信心與動力。成長便開始了,就像含苞待放的鮮花。
花未全開,月未全明,這種狀態很美好,永遠都有希望,永遠處于生長狀態,生命力旺盛。
? ? ? ? ? ? ? ? ? ? 瓶頸期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進入高原期,過往由于存量比較少,導致增量的速度比較快,但當基數比較大的時候,成長的加速度就會慢下來,越到后期越覺得像老牛拉車一樣,付出很多,成效甚微。這個時候會特別壓抑與絕望。
高位持續狀態,感知不到顯著的改變,遭遇成長的天花板。不過,這個時候就是100里路程,已經走了90里,還差最后臨門一腳。
? ? ? ? ? ? ? ? ? ? 持續成長期
這個階段擁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突破了瓶頸期的限制,進入持續成長期。此后基本也可以不斷的尋求改變,不斷走出舒適區,也就不會再有舒適區的概念。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不斷的獲得新生,像電腦刷新系統一樣,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系統,持續讓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成為現實。
一生漫長,不過一生也是一段段旅程緊密銜接而成,無數個小片段疊加成人生連續劇,如同拼樂高積木一樣,拼出一個完整的人生。
你準備好開啟你的英雄之旅了嗎?
人生的每一次改變,都會讓英雄之路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