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早上,靈雨參加了公司的Security Training,由Neil主持。Neil之前是美國大兵,比靈雨小一歲,健壯的身板,說起話來有著軍人喊號的共鳴聲。雖然安全對于公司來說很重要,但這個話題太過乏味,而且Neil說話會以莫名的上聲音結(jié)尾,讓靈雨受不了。靈雨完全沒有聽懂他在說什么,美式英語真的和英式英語差別很大,雖然靈雨英文不好,但是每次Sampson用英式英語跟她交流,她都能八九不離十的聽懂。
當說到"social enginer"的時候,Neil請我們的Python工程師瑜曼幫忙解釋,瑜曼的英文名叫Slow,Slow先生雖然祖籍寧波,但有著典型的上海人腔調(diào),每天中午要和他老婆通電話,買東西的時候還要調(diào)侃下自己的零花錢不夠用,瘦瘦的身子還總說擔心老了會有啤酒肚和禿頭。在靈雨眼中,他是個有趣務(wù)實的上海人。Slow說"Social Enginer "就是有些公司會請一些美女去勾搭其他公司的程序員,喝個酒啊什么的,然后干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便于套取密碼相關(guān)的信息。說到這全體哄堂大笑,他接著說:“對于這類問題,只要記住一點,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是不可能有美女主動來找我們的。”全體又一次笑的合不攏嘴。一個多小時的培訓中,靈雨只聽懂了這段。
吃過午飯,Aric發(fā)給靈雨一個競品網(wǎng)站讓她參考一下便去開會了。這個網(wǎng)站確實和公司的業(yè)務(wù)流程差不多,都是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的噱頭,靈雨被網(wǎng)站上的游戲吸引到了,具內(nèi)容介紹,這些游戲都是無針對性的,可以分析被玩著的性格特征。第一個游戲特別有意思,說給靈雨50元錢,和另外一位用戶配對,靈雨需要決定給這位用戶多少錢,她給的錢會乘以3倍發(fā)給另外一位用戶,而另外一位用戶也要決定退還給靈雨多少錢,這就意味這靈雨的交易相當于一次風險投資。靈雨決定把50元都給掉,結(jié)果對方用戶還給了靈雨65元,他自己拿了85元,系統(tǒng)最后問靈雨這次交易公平嗎,1到10分,靈雨給了7分。 每一題玩完,都有一個針對性的結(jié)論報告,靈雨玩的不亦樂乎。對靈雨而言,這更像是一道道心理測試題。她想起之前看過一本美國女記者芭芭拉寫的《我在底層的生活》,上面寫道連服務(wù)員和清潔人員在面試時都要填一份問卷,但這些問卷的答案太顯而易見,比如和上司發(fā)生沖突時會怎么做,即便是傻子也知道如何填寫“正確”答案。而今天靈雨玩的游戲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就無法作弊,在招聘的時候顯得更加客觀。說是這么說,靈雨還是覺得想要通過一些游戲,來判斷候選人的性格特征,仍然是一件非常愚蠢的行為。但她說不出哪里不對,她覺得這只是一些無能的招聘者,拿著一些看似匹配的數(shù)據(jù),來向領(lǐng)導匯報,他們招到了一個優(yōu)秀的人。
靈雨認為“招聘”、“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這三個詞必然有聯(lián)系,但要怎么讓他們無縫連接呢?她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