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幾個同事一起在感慨,從上小學開始到大學畢業,整整十六年,難道就是為了這樣一個月五六千元的工資嗎?我笑著說:‘如果一直這樣還不一定能掙夠我們從上學到畢業所有的花費呢’。大家應和著說;是啊,對啊,就是這樣,然后說著說著大家一笑了之,還是繼續工作。
我有時也在想,從上學開始,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大學畢業找工作,每一次對當時的我來說都無異于是一場戰爭,隨著年齡的增長,戰爭也越來越殘酷,雖然一路過關斬將,看似勝利的笑到了最后,可是現實中我們又無疑是敗給了社會。當我走向社會時,昔日早早輟學的同窗,如今有的是一個小領導,有的已經成為了一個小老板,有車有房,表面上看去確實風光無限,比我這個剛畢業走向社會的書生要好的太多,這使我有點向讀書無用論靠近。
后來朋友聚會,也有早早輟學的昔日同窗趕來,酒過三巡,話也多了,有一個同學暫時稱之為“李”吧,
他說:“其實如果條件允許他寧愿回到當初好好上學”,我們都有些驚訝的望著他,他算是我們之中混的很不錯的,手下有一批人,接一下小工程,日子過得有聲有色的,當時他是我們中出名的讀書無用論,輟學也是最早的一個,我們有些沒有想到他會這么說。又喝了一口酒,他說:“當初剛輟學那會出來打工,別人嫌他年齡小不愿意收他,后來沒有辦法,就跑到工地上謊報年齡干活,后來在一個工程隊里干活,因為踏實肯干,后來說要給他轉正,但是轉正要學歷,他沒有,機會就被一個不如他但是有學歷的人搶走了”。說到這他搖頭笑了一笑,我們問他“胡來呢”
“再后來因為氣不過就走了,輾轉干過很多工作,進過工廠,做過服務員,擺過路邊攤,做過保安等等,如果當初我不輟學,有文化,有學歷,我會比現在好的多,因為有好多次機會都是因為我沒有文化而錯失了”
“你沒有文化沒有學歷,走到哪別人都看不起你,認為你是一個大老粗”,“哎,不說了,喝酒來”
這些對于剛踏入社會沒有多久的我們來說,好像懂又好像不是很明白。
后來經歷了一件事才讓我徹底懂得了這些道理,有一次過年在老家,和父母一起吃飯,我說“爸,你們辛辛苦苦供我上這么多年學,現在我還不如咱們村誰誰在工地上掙得多,你們后不后悔”,父親笑了笑說“不后悔,他們現在掙得是血汗錢,是體力勞動,而且他們最多也就這樣了,你不一樣,你有文化,有知識,以后肯定會比他們強,我和你媽媽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苦,所以我們知道有文化的好處和重要,有知識有文化,你走到哪里都不用擔心,哪里都敢去,到哪里都會受人尊重”。
驀然間,我懂得了:其實我們得到了很多很多,知識和文化帶給我們的不是一時的利益,而是一生的好處。他就像是一張名片,把我們的所學無形中展示給別人,會帶給我們很多的光環與力量,會帶給我們信心,會在我們迷茫中指引方向,會給我們帶來尊重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