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工作日請假外出辦事,沒有想到只用一個上午的時間事情順利解決。正當考慮如何打發下午的時間,突然想到自己已經許久沒有到影院看電影,順手翻看手機上的APP查找影片。
《血戰鋼鋸嶺》是當天所有上映的影片中獲得評分最高的一部電影,碰巧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剛好合適我觀看,加上影片的簡述和觀眾的動情評價,當場決定看這部電影。
到了影院播放廳,發現包括我在內,只有5男2女看這部電影,分別是一對情侶,剩下的都是單身狗。也好,看電影嘛,還是少點人好。
只是沒有想到,自己是含著淚看完這部電影。
<1>
這部電影是故事改編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因為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國國國會榮譽勛章,同時也是首位獲得此榮譽的在戰場上拒絕殺戮的醫療兵。
少年的男主道斯和哥哥打架的時候不知分寸,氣急敗壞地隨手撿起一塊磚頭毫不猶豫直接往哥哥頭部的太陽穴位砸。當眼睜睜地看著哥哥在自己面前身體挺直地往后倒下的時候,父母慌張抱起哥哥往家里救治的時候,他深受刺激,神情恍惚中來到掛在家里墻面的一幅圣經圖面前,母親面對著道斯為他解釋圣經里的上帝之說——殺戮。
長大成人后的道斯,因父母在一個深夜里爭吵不休而動手的動靜,無限放大道斯壓抑多年以來對父親的不滿。他氣急敗壞走出房間,恰好看到醉酒的父親背靠著墻體,顫抖的右手持著短槍面對著撲倒在沙發上的母親這一幕。道斯大受驚嚇,立刻沖上前搶奪槍支,然而在搶奪的慌亂當中,槍聲響了。這一聲驚醒了日夜買醉的父親,也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信仰。在那個時候,道斯在心里暗暗發誓:今生不再碰槍支。
<2>
因為戰爭,道斯和哥哥前后作出參軍的選擇。
在餐桌上,父親對先斬后奏的大兒子說的話是,不希望大兒子以后出現在他的面前。希望戰場上的那顆子彈能直接擊中他的心臟,這樣不會難受和痛苦。
父子倆站在立著無數墓碑的草地上,父親對小兒子道斯說的話是,不希望他的兒子躺在這里。同時反問道斯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參軍?為什么不能安份留在家鄉?道斯回答:因為不能心安理得的活著。
只要是士兵,不管是后勤還是醫療,只要參軍就得持槍訓練,因為這是最基本的考核。可是道斯為了忠誠信仰,直接拒絕持槍。而這樣的拒絕,讓人誤解是懦弱無能,換來的是上級變相的訓練和逼迫,軍營戰友的厭惡和排斥。因為軍人理解的是,持槍上陣,是為國家、為人民而戰,需要的是勇敢而不是懦弱。
道斯的行為導致最終的結果是,將他上交軍事法庭處置。在上交軍事法庭處置前,先在軍隊內部進行軍官與士兵最后的談話會議。在談話的過程,最讓我感動的是,道斯為自己辯解的所說的那些話。他動情地說:“因戰爭奪取人類的生命,而我不想用槍進行殺戮。但是我可以換另一種方式,將這些生命拼湊在一起。”(當時看得太激動,記不了太多,只能說大意)
在道斯為自己自辯的時候,父親為了他小兒子所忠誠的信仰,親自去請求曾經一起并肩作戰的上級,希望可以出示一份可以維護兒子信仰的信件來解決困境。由于信件及時送到,就這樣,道斯因為父親的努力和付出,獲得無罪釋放,同時可以無需持槍參戰。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才明白,道斯的父親曾經是一名軍人,級別中士。多年以來的酗酒,是因為戰爭造成心理的創傷。因為當年身邊的戰友們因為戰爭而亡,唯獨不能接受他活下來的事實。
<3>
道斯和軍營兄弟們隨著上級來到鋼鋸嶺山腳下,看到由粗麻繩編織而成的一張大網作為攀爬工具懸掛在山體外。上級告訴他們,爬上去就是戰場。
當所有人爬上去后還沒有來得及埋伏,敵軍子彈像是發瘋似的橫掃整個軍隊。道斯還沒有來得及看清,戰友已經直接在他面前倒下。
從槍聲響的那一刻開始,所出現的畫面慘不忍睹。因為在子彈橫掃的時候,炸彈不間斷轟炸的時候,看到的是血肉模糊,殘肢斷臂的軍人。
那個畫面太逼真了,就好像你在邊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戰友在自己面前倒下,那種無能為力的痛苦是多么殘酷。然而戰爭不會給你優柔寡斷的時間,能做的就是立刻找掩護體保護自己,看準機會,進行攻擊。
戰友為了盡快奪下鋼鋸嶺,首先將敵軍前方的堡壘炸毀。雙方軍隊為了信仰,為了國家前赴后繼,出現傷亡人數也越來越多。
道斯作為拒絕殺戮的醫療兵,用自己的肉體在槍林彈雨中去拼搏,只為及時搶救還存在生命氣息而倒下的戰友。努力將傷員帶到當初他們一起爬上山頂的邊緣位置,由后方戰友利用工具將傷員送到山下,緊急轉移到基地進行救治。
在軍官與士兵的配合和努力下,終于在黑夜降臨前將敵軍堡壘炸毀。因為天黑,雙方換來短暫的休戰,以補充日間消耗的體力。在這個緊張的時刻,道斯還是不忘看當初他參軍前,女朋友送他的一本如手掌般大小,黑色封面金邊頁張的圣經。當然,書中還夾帶了他女朋友的照片。
在天還亮的時候,敵軍又再一次卷土重來。想不到,這一次敵軍傾巢出動,道斯的戰友們利用停留在海洋軍艦發射的炸彈攻擊下,努力奮戰,還是沒辦法前進。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上級下達撤退命令。當全部人都選擇撤退了,而道斯因為戰場上還有他的戰友,他選擇留下。
利用之前的炸彈攻擊和尸體作為掩護,返回戰場小心翼翼尋找還有一絲氣息的戰友。每找到一個傷員,將其拖至到山體邊緣,然后將當初在軍訓所學的捆綁式把傷員綁好,將粗繩的另一頭繞過山體邊緣唯一一棵枯樹,再掛在自己的身上,用自己的雙手控制力度,一點一點的將傷員送到山腳下。
道斯每救一個傷員送到山下,心里就繼續想著,上帝啊,請讓我再救一個。
就這樣不吃不喝,爭分奪秒,將傷員連同敵軍的一起送到山下。
山下基地道斯的上級和戰友意外發現本以為已葬身在戰場的屬下戰友,沒想到還能活著回來。當得知是他們當初最看不起的士兵道斯所做的一切,望著死里逃生的戰友,若有所思。
<4>
這部電影重現戰爭中的心驚膽戰,看得我很難受。雖說從年頭到年尾,不間斷播放電視版的抗日神劇,但都沒有這部電影帶來的真實感,因為可以從中直觀理解到現實中的和平來之不易。
出現在戰場上的雙方都是為忠誠信仰而戰,為國家而戰,無對錯之分。
面對殘酷無情地戰爭,也許只有付出生命慘重的代價才能換來今天的和平。
希望世界永無殺戮,永無戰爭,和平相處,相親相愛。
唯有信仰,才能做到勇往直前。
在此為忠誠信仰的人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