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再襲面包店》是一部充滿荒誕情節的小說,無論是半夜只搶劫面包這個奇怪的沖動還是妻子熟悉的作案手法,是典型的用荒誕表達現實的存在主義小說。
看題目,“再襲面包店”之前,必定有第一次的“襲擊”,那時候被搶劫的店主的反應是“聽一段華格納音樂再走”,看似荒誕的請求,卻施下一個神秘的詛咒。
那么這時我們可以深度解讀“華格納音樂”的寓意:多次重復的音樂,這里就照應了題目再襲面包店。
再向深層次挖掘它的內涵,就要結合一下幾個問題來深入探討。
1,為什么要搶劫面包店?
首先主觀原因是“饑餓”,家里沒有足夠的儲備糧。
其次,妻子認為:為了吃飯而外出很不對勁,那為了搶劫外出就好了。(此處十分荒誕,因為后文中,她只搶劫了面包,卻在拿可樂的時候付了錢)
常規方法是去面包店“買”面包,但是“襲擊”面包店就屬于突破常規,打破束縛。這樣帶來的不僅可以得到面包,解決饑餓問題,而且可以在死水一般沒有波瀾的生活中獲得犯罪快感。
最后,從人性角度理解,“饑餓”屬于人的基本生存“欲望”。而結合華格納音樂的“多次重復的主導動機”來看,“饑餓”就是經常性存在的一個需要滿足的“欲望”。
“饑餓”只能暫時性地被滿足,但是就像襲擊面包店一樣,這個欲望會不時地蹦出來,然后需要被滿足。
2.妻子在文章中是個什么角色?
“我”的新婚妻子,生活合伙人。
“我”第二次搶面包店的參與者。
妻子提到:搶面包店是個“詛咒”,而她成為“我”的妻子,夫妻本一體,詛咒也對降臨在她的身上。
這里就可以延伸到華格納音樂的整體性: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而每個人都生存在這個大車輪里,不停地旋轉。
日本的文化中,人是被束縛的,職場上強烈的束縛感,刻意的職業式微笑,所有人仿佛被限制在一個有形的模子里,去生長。
這就是一個資本社會的影射。
湘湘說:中國目前處于奔小康的階段,暫時不會出現日本那個經濟條件所存在的問題。然而就算中國經濟發展到那個程度,中國的文化也不會讓社會變成那個高度束縛的社會。
但是村上春樹生活的社會就像一個圓形的倉鼠跑輪,每一個人就像一個被放在特定位置去奔跑的倉鼠,沒有盡頭,永遠在循環。
疲憊,卻沒有逃出去的路。
結合華格納音樂整體性的特點,說明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每個人都被戴上了無形的枷鎖,渴望自由,渴望解脫,卻無法掙扎。
在這樣的低氣壓下生活久了,總會有人開始想沖破牢籠,滿足自己那控制不住的欲望,就有了“第一次”襲擊面包店。
妻子稱:這個“詛咒”也在纏繞著她。
不僅僅在纏繞她,而且纏繞著社會上每個人。生存的壓力,房貸,車貸,孩子……一塊又一塊的大石頭壓了下來,誰都在掙扎,也想沖出去,釋放自己的欲望。
所以我認為,這里的妻子不僅是“妻子”,更是社會上的大多數為了生存被限制的人。
“襲擊面包店”是順從天性的,是舒暢的,酣暢淋漓的,自由的行為。但是釋放完了,又要回歸生活,去做一件又一件枯燥的事去填飽自己的肚子。
枯燥久了,又想釋放天性,滿足欲望,這樣就成了一個無盡的循環,一個死亡都無法阻斷的循環,因為整個社會包含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人生,一個人死去,另一個人會填補上去。
前仆后繼,所有人都默默承受著壓抑,也在支撐不住的時候尋找解脫,最后又為了生計回歸枯燥。
這里就可以引到了第三個問題:
3.為什么被搶劫的人表現如此荒誕?沒有掙扎,乖乖選擇妥協?
首先,他們也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掙扎是無效的,無論如何掙扎,他們都在一個枯燥的循環里,就算被搶了也就是一個小插曲罷了。
其次,他們就像看客,看著受不住的人肆意地去滿足自己的欲望,那種丑態,他們樂見其成。
荒誕的反應,其實就是在折射這個殘破的現實社會。
他們嘲諷地看著別人的同時,也會在某一刻被別人嘲諷地看著他們的丑態。
在一個吃人的社會,正如魯迅先生所描述的,每一個人都是劊子手,每一個人也都是死刑犯。
病態的社會,無盡的欲望深淵。
最后提一下作者在文中頻繁提到的水,火山。
他坐在船上,隔著水去看火山,這是他襲擊面包店之前的潛意識,火山代表欲望,水則就是社會的枷鎖,阻撓他去觸碰火山。
他饑餓,渴望去填充他的腹部,他潛意識的景象在變化,從饑餓聯想到隔著水看火山,又想到了他站在高高的閣樓頂部,稍有不慎就會在虛空墜落,結局粉身碎骨,恐懼在蔓延。
為什么會從饑餓聯想到恐懼呢?
回過頭看這個人吃人的社會現狀,以及被枷鎖限制,無法解脫的現狀,恐懼之心油然而生!
我們都無法沖破這個社會的限制,沒有人可以順暢無壓力地活著,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人有富人的憂愁。無論“內卷”還是“躺平”,你內心總會有那一份無法充分滿足的欲望。
就像那一個龐大的海底火山,隔一段時間就要噴發一次,徹底地噴出來所有積壓的巖漿,才可以放松地暢快地睡去,沉寂在海底。
最后“我”的潛意識是這樣一個情景:我坐在小船里,水依舊那么透明,卻看不到火山的影子。
這時候,“我”已經第二次襲擊過面包店,欲望得到滿足,但是我相信,火山會再次浮現,積壓已久,之后噴涌而出!
這就是一個詛咒,在一開始就已經確定的詛咒,無人可以解除的詛咒:華格納音樂。
多次重復,無盡旋律,而這就是我們所有人努力掙扎的模樣,掙扎站起來,然后溺水,然后再次頑強地站起來,最后死在了社會這個水坑里。
我想,這就是村上春樹的《再襲面包店》想要表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