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否專職做內容,多多少少都需要和內容打交道。本篇文章,就來說說內容運營。
內容運營:持續關注內容從生產到消費再到流通和傳播的全過程。關于內容,有一個可能優先級和權重最高的事情,那就是內容的定位和調性。
1、內容的定位即差異性
2、如果想要把“調性”這種東西落到實處,你最好先從你的內容背后提煉出來一些棱角分明的標簽,再用一系列具體、切實的行為動作去支撐起這些標簽。
內容運營擊破三大難題:
一曰內容的生產,二曰內容的組織和包裝,三曰流通。
01內容的生產
內容的生產主要有PCG和UCG兩種方式。
▌PCG和UCG
PCG如新浪、搜狐、網易、好奇心日報等通過專業的編輯對內容進行梳理呈現;而UCG則是開放性地任憑你的用戶去發言和生產內容,比如知乎、豆瓣。
關于UCG內容生產生態如何持續,可以有多個緯度的方法,比如在產品和文案等各種層面加強引導;不斷制造話題,借助話題來引發用戶參與的意愿;通過“造典型、樹標桿”的方式來為用戶樹立榜樣等。
02如何寫出用戶愛看愛傳播的單篇內容?
內容的生產一般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流程:選題策劃→資料收集&整理→內容加工生產→內容組織&呈現。其中,選題策劃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實例:以『三節課』這個微信公眾號5個月做到10萬粉絲這個比較成功的事情為中心展開,閱讀量肯定不會差——選題決定了文章的生命力。
▌如何做好選題和策劃?
在《運營之光》這本書里,老黃整理了8個選題策劃的緯度。
●對知名對象的吐槽
《據說這個產品的上線是阿里和騰訊合并的開始》
《微信這么NB的產品,有沒有哪里做得不好?》
●對經典案例/對象的專業深度分析
《新世相“4小時逃離”北上廣的運營復盤》
《BAT之痛:李彥宏的焦慮與百度的困局》
《獨角獸是怎樣煉成的——最深度完整的滴滴出行成長路徑分析(上)》
《獨角獸是怎樣煉成的——最深度完整的滴滴出行成長路徑分析(下)》
● 顛覆認知式的觀點、論點
《為什么我覺得互聯網的黃金十年已經結束?》
《為什么我們用2年時間只做了1500個用戶》
● 熱點事件的差異化視角解讀、分析
《Papi醬2200萬拍賣會的始末思考,羅振宇的造勢與做局》
《支付寶的“關系”謀略,微信的“紅包照片”阻擊》
● 數據、盤點、預言類
《2016中國互聯網產品經理生存現狀盤點》
《2015年中國互聯網十大產品事件盤點》
《2016年度十大互聯網產品預言》
● 共鳴性問題解讀
《ta說:不花錢,給我從0做到20萬。你怎么辦?》
● 與星座、八卦等大眾話題結合的娛樂類內容
《沒想到,最適合做產品經理的星座居然是ta! 》
● 精彩故事、段子類等消費娛樂型內容
《老板讓我3天內搞出來一個有爆點的NB活動,于是……》
然而,好的選題不是憑空想出來的,需要運營人員日常不斷的積累總結,也就是"不斷充實彈藥庫"。
▌如何收集靈感?
收集靈感最低成本的方式是閱讀,其次,與人交談、獨自思考、得到某些特殊經歷后的總結也都可以成為你靈感的來源。
平常遇到的靈感,我個人會整理到優讀app、有道云筆記等工具中,需要用到的時候,就可以實現快速調用。
▌如何長期保證PGC內容體系的供應能力,做好長期內容規劃?
團隊內部PGC:
確定內容定位和調性,并將內容分解下去落實到人,比如:
新媒體主管:每周2篇深度技巧挖掘
新媒體助理:每周2篇高級功能介紹
實習生:每周2篇文章開源引流之類的
簽約作者PGC:
物質激勵,人肉跟進陪聊、施壓、心靈關懷、壓力排解等一系列軟硬兼施的手段……
常規內容保底,爆款內容重點突破。每隔1~2周,你都必須有一篇90分以上的內容放出來刺激用戶對你的認知。
而關于內容的組織和呈現,請一定形成你自己的某種固定編排風格,千萬不要三天一小換、五天一大換(這一塊的內容也會在下一篇筆記中談及),敬請期待。
下篇預告:內容運營之組織篇:如何寫出用戶愛看愛傳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