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看完了許榮哲這本《小說課Ⅰ:折磨讀者的秘密》。在這本書里我們可以看到諸多國內外經典小說的精彩橋段的寫作手法分析。通過拆解小說寫作手法的各種技藝,他尚且在這些小說技藝解密的基礎上,試圖去逼近、抵達或揭露小說書寫技巧之外的事。
什么是小說寫作技巧之外的事?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經典的案例:
他在因果這堂課里這么說:
甲人做了乙事,但動機不明,目的也不明,也就是甲人與乙事之間的因果關系,無比的曖昧,費人猜疑。
在失去因果的情況下,看看許榮哲是如何解釋日本作家介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竹林中》。小說前半段有個武士被殺害,后半段則是所有相關人物的供詞,疑點重重且互相矛盾。他說:
有一種看似合理的說法是陳述者貶人褒己。,去其利害關系,真相大白。”真的是這樣嗎?有一部分說得通,有一部分說不通。
這時候,許榮哲看似講述小說技法的理性模樣,但卻不滿足上述合理解釋。他進一步繼續逼問“難道他們都不想活了?是什么比性命更重要?”——而他的合理解釋是:因為對這些小說人物而言,扭曲的名譽比現實的責罰更重要,也就是名譽大于性命。”于是小說人物們并不能說出口的秘密“黑暗之心”就一一展現出來了。
回到小說技巧之外的事情來,小說當然藏著眾多的可能。然而當我們面對那些迷霧籠罩的不朽小說杰作時唯有捕捉到暗藏其中的“黑暗之心”,那么小說才有可能被洞穿被理解,盡管他看上去是多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