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人節,我和先生去看了這部獲得各種大獎的影片。
影片時間頗長,節奏偏慢。有那么幾個瞬間,讓人以為就此蒼白而止,回首頓感不滿時,它又快樂地延續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認真看到最后,有些人可能會犯困。而后斷片,最后給出一個不明白它為何受好評的理由。
瑕不掩瑜。影片的精彩就在于將夢想與現實、文藝與商業、事業與愛情都完美地相融,又完美地相錯。真實的生活里充滿矛盾,可是在影片中,我們感受到了矛盾的理想與和諧。
男主唱著,璀璨星空的城市,你是否只為我而閃耀?
女主唱著,為了那些敢于做夢的人,為了那顆受過傷的心,為了那些做錯了的事。
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而我們中的一些人卻在仰望星空。
毫無疑問,男女主都是生活在陰溝里卻不斷仰望星空的人。
2
在仰望星空的過程中,男主有近乎狂熱的音樂潔癖,對如何將傳統本真的爵士樂傳承于世有著深深的執念。可是,喜歡爵士的人越來越少。他便只能靠偶爾去酒吧彈唱或者在一些party上演奏鋼琴,過著幾近潦倒的貧窮日子。
女主是一個小店的咖啡師,兼職各種角色的試鏡工作。她大二就輟學,來到好萊塢六年,一直想成為一個演員。無奈在試鏡這條路上屢屢受挫,她的努力不值一文,不被重視。
兩顆落魄卻對夢想無限執著的心因為藝術散發的魅力走到一起,惺惺相惜。此后,不再是一人孤寂仰望星空。
愛情來了,給戀人帶來了甜蜜和對生活的動力。然而,對于夢想來說,卻貌似成為了羈絆。
一旦一起生活,便要面對柴米油鹽。生活需要物質,而他們倆的夢想實現之路那么艱難。為了讓女主隱隱透露出的“希望他有份穩定的收入”成為現實,男主違心地接受了一個流行爵士樂團的邀請,長期進行世界巡演。
生活保障有了,然而,愛情面臨著聚少離多,夢想更是無處安放。女主發現,這并不是她想要的一切,而她也不愿意看到愛人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
女主自己也因耗盡心力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無人欣賞而倍受打擊,尤其是,心愛的、一直給予自己無限鼓勵的他也不在。
在一次難得的溫馨晚餐中,男女主之間的沖突便將夢想與現實、愛情和事業的矛盾推向了高潮。
原來,兩人一起仰望星空,竟比一人獨自仰望更為艱難。
3
受挫的女主一蹶不振,逃回了父母家。男主將有人要給她角色飾演的消息告訴她時,她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這時,女主說出了藏在心中對追逐夢想的猶疑:
我每次用力地、投入地、全情忘我地去飾演各個角色,而他人總是毫不顧忌地打斷我;每次我試鏡完走出門,都會發現門外走廊上的試鏡生一個個都比我更出色,更漂亮。或許,我根本不適合做演員。
這段話讓無數追夢的人熱淚盈眶,不是因為它感人,而是因為它戳心。
當我們努力抬頭,仰望屬于自己的那一片璀璨星空時,如女主一般,每一次的機會來臨,都讓我們血脈僨張,而大多數的鼓足勇氣卻總是得到令人沮喪的結果。
就像寫公眾號,每次開啟新的篇章,我都很激動,生怕寫得不好沒人來看。終于奮戰幾個小時把思緒分享出來了,也許不僅閱讀量低,還可能因此失去原本關注的粉絲。
所以,發完一篇文,往往很想看看后臺數據,可是又不敢。一旦看到有否定的信息,肯定內心一沉。如果寫了幾篇,發現粉絲全跑光了,我也肯定會跟女主一樣,懷疑自己,否定自己。
可是盡管他人不屑一顧,內心深處對它的渴望卻如山泉一般汩汩而出。我們就又不禁淚流滿面,感嘆自己還可以為了追逐夢想全力以赴。多年后,興許也會如女主在即將成功前最后試鏡中那般高唱:
多年之后當我回顧,
我想起她,那雪,那塞納河,
笑對著人生種種。
她說,倘若有來世,還愿這樣從頭來過。
4
影片略去了男女主追夢的關鍵,直接跳到了五年后。
五年后,女主功成名就,嫁人生子,事業愛情雙豐收。仔細看,才發現攜手的并非曾經相互陪伴仰望星空的男主,而是另一個體面端莊的男士。
當她和丈夫看完孩子在街上閑逛時,偶然發現一家小店的音樂擊中了柔軟的心房,如同多年前那個和男主四目對視的夜晚。不由自主便走了進去,發現正是曾經的愛人開的爵士俱樂部,那個當年難以實現的夢想如今已成為現實。
聽者座無虛席,可男主還是一眼就發現了她。他彈了一首熟悉的曲目,在曲目中,在幻想里延續了男女主的浪漫愛情故事。
曲終,她走。回首相望,點頭微笑。
所以,多少人從中看到了自己過去的情感故事,又有多少人從中看到了如今的遺憾。只是,大概人們都沒想到,若沒有彼此曾經相伴鼓勵仰望,也就沒有如今的星空璀璨。若彼此攜手一直前行,夢想也許會妥協成空想;又或許,彼此會由甜蜜戀人轉為怨偶。
彼此站在最適合的位置,成全你我的星空。這是愛情在夢想中發揮的最大作用。
最后的最后,仰望星空的痛苦和快樂融為一體,痛苦即快樂。
愿我們都能在陰溝里繼續仰望星空,實現內心的那片璀璨。
作者|袁筱魚:新聞系科班出身的職業文字人。一個專注于記錄和分析生活的非著名記者。作品多見于各大主流媒體、書籍中。已出版散文作品《向前一步邁入成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