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婆婆是個很有親切感的人,任何人只要與她接觸,都夸贊她“人真不錯”。
就連小孩子也都喜愛和她在一起。我的兩個女兒從小就最愛對我婆婆笑。
記得二寶剛出生不滿一個月,第一次見面接到我婆婆手里不久,小嬰兒就咧開了嘴笑彎了眼。
后來我留意觀察,發現婆婆是個笑點極低的人,再沉悶的地方,只要有她在,都能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尤其是她的笑聲,不吝嗇不拘謹,隨時掛在嘴邊,在她與人交談的任何時刻都能很自然地迸發出來。
后來我知道,情緒是可以傳染的。為什么開朗愛笑的人幸福感普遍很高,就是因為他們的好情緒感染了他們遇到的每一個人,讓每一個與他們接觸到的人心情愉悅,這樣的人自然是會被人喜愛的。而好的人際關系會增加人的幸福感。這就是情緒影響的力量。
(2)
我的3歲的大女兒是個超級敏感的小家伙。她可以表現得很懂事乖巧,也可以分分鐘變得刁鉆蠻橫,而這一切,全在于對方是在以什么樣的腔調對待她。
之前我沒有發現這樣的規律,只是在自己心情平靜時好好與她說話,引導她,在自己心情糟糕時大聲訓斥她,當然這樣的情況很少。
有一次她不小心把裝滿水的杯子弄翻在床上,我處于本能彈起來,皺起眉頭驚呼一聲“哎呀”。
旁邊的女兒一下愣住,既而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用小拳頭打我。
當時我覺得莫名其妙,我的反應應該屬于大人的正常反應,沒什么大不了的,她居然又哭又打的。
我一下也生氣了,用嚴厲的語氣把她攆走,不讓她再待在床上。
后來婆婆說她整整一天都在念叨“壞媽媽,壞媽媽”。
后來仔細想想,我的一驚一乍應該是嚇到了她。我覺得自己的反應是正常的,卻沒想到她的又哭又打也是受了驚嚇的正常反應。而我卻無端地對她生氣,難怪她會認為我是“壞媽媽”。
于是我留意觀察自己的表情對她的影響。
有時我不由自主皺起眉頭,她看到了會同樣皺起眉毛過來問我:“媽媽你為什么難過?”
有時她情緒上來狂躁不安,我過去抱抱她,輕聲細語地與她說話,她會很快安靜下來。
大人們不要怪孩子經常發脾氣,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在干什么,是不是孩子發火的時候你就會比他火更大。如果是這樣,別指望你真的能以暴制暴,讓孩子心服口服。
試著用自己平穩的情緒去影響他,你的溫柔的力量反而能讓他慢慢平靜下來。這也是情緒影響的力量。
(3)
發現了情緒互相影響的奧秘,我開始把它運用到生活與工作中去。
到加油站加油,我遇到了哭喪著臉的工作人員。
我按捺住剛學會開車不久第一次獨自前往加油的緊張感,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與那位女加油工交談。
我提醒自己,臉部肌肉放松,不受她的情緒影響,看看能不能用你的友善與愉悅影響到她。
結果出人意料的是,那位不開心的人最后居然也有了隱隱的笑容,氣氛變得融洽起來。
最后離開的時候,她還禮貌地目送我說:“再見,慢走啊。”要知道,我剛來的時候,她可沒打算怎么理我,完全是我在主動與她攀談,向她表示友好。
工作中遇到怒氣沖沖、狂躁不安的客戶,我無論內心多么抓狂煩亂,始終要求自己面帶微笑安靜地注視著對方,耐心聽對方抱怨控訴。很快,我的內心也果真安定下來,感受到了一股平和的力量。
我驚喜地發現,那些火冒三丈的人在看著我的臉一頓抱怨發泄過后,奇跡般地慢慢恢復了理智。仿佛突然之間,他們想結束這場情緒的火山爆發。
言談之中我看到轉機,立即找了個臺階搬到對方面前。對方一看時機正好也就借坡下了驢,不再糾纏。很多人臨走時還會向我表示抱歉:“不好意思,剛剛太激動了。”有的會說:“剛剛不是針對你啊,只是有點太生氣了,你可別往心里去啊。”
我當然不會往心里去的,我知道我不知不覺中影響到了對方的情緒,而這再一次印證了情緒影響的力量。
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受到對方的情緒影響,有些影響甚至是潛移默化的,讓我們毫無察覺。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要努力利用這一點,使其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裨益。
當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人負面情緒泛濫時,我們萬不可失去理智,受其左右,成為別人情緒的鏡子。
而要,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積極地用正向的情緒去影響身邊的人。
如此,毋庸置疑,你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因為人人都喜歡和能夠讓自己開心舒服的人在一起;同時,你的子女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正向地思考問題,從小養成的積極正面的情緒會使他們受益一生;另外,你的很多工作上的難題會迎刃而解,因為任何工作離不開人與人的溝通,良性的情緒互相影響才能有良性的工作效果。
都去訓練起來吧,完善自己的情緒,去影響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