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進入大學半年多,我在同學面前只給“媽媽”打過一個電話,在同學面前從來沒有提過她,相反倒是頻繁的提到爸爸。這與同學們尤其是女同學甚不相同,于是便引來了同學的疑問。我早就想到了,也早早準備好了答案。所以當同學問我為什么不經常提起媽媽時,我只是很淡然甚至笑著說,因為是后媽啊,而且是個對我客套至極,不聞不問的后媽啊。果真同學愣怔了一下,倒是我這么多年過去了,被那么多同學問過那么多次了,反而覺得平常,現在夫妻性格不合,離婚的不是太多了嗎。那夫妻離婚,自然會牽扯到孩子的問題,也就有了很多和我一樣的孩子。我保持著淡定微笑的表情,一副看開的樣子,這樣不會讓同學為問了這樣的問題尷尬,也不讓我自己顯得可憐兮兮??蛇€是不可避免的想到了這些年被問到這樣問題時的樣子。
? ? ? 三歲父母離婚,我就不記得親生媽媽的樣子。小學時,老師要求每人畫一棵家庭樹,我畫上了和我生活在一起的爸爸,奶奶,大爺,在課堂上交了上去。所以當老師接過圖疑惑的看我時,我跑回座位哭。小學的自己很不淡定啊。但我想我當時并不想媽媽,只是因為自己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初中,我被叫到班主任辦公室做工作,似是怕我這樣沒有媽媽管的孩子誤入歧途,老師勸我不要恨任何人,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那時我可沒恨任何人,我都不曾想過這個問題。不過這時的我還是哭了,只當著老師的面,在同學面前,眼淚戛然而止。高中前,爸爸再婚,再進入新學校,我又即使我自己面臨這樣的問題,不過我這次只是跟老師說了一下,只是為了拿到救助金,幫爸爸分擔一下養我的負擔。這時的我連哭也沒哭,甚至還跟關心我的朋友討論后媽這個人。到了大學了,毫無意外,又被問到這個問題了,意料之中。同住一個宿舍,這樣的反常怎么可能發現不了。所以我很淡定回答,并且故意表現出一副毫不在意,免了自己的淚水和同學的安慰。
? ? ? ? 在十幾年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我看到了自己心理的成長,亦或是對這個問題的麻木??赡芪沂菃斡H家庭中的孩子這個事實被我接受了,又或者我的自尊心越來越強,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可憐,所以在這種掩飾中,連自己都騙過了。兩者都可能吧。不過即使我自己沒有感覺,這件事對我的影響還是深刻存在的吧,可能影響我以后的婚姻,我的生活方式。所以,父母有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養育子女的義務,既然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便應該給予他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保護,即使雙方分開,也該把因缺失一半的愛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啊。分開追求自己的幸福便從此對孩子不聞不問,確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