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立一個Flag。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立flag”,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
一般說這種話的人,都是活不到下一集的角色,但我還是想試試我能掙扎到第幾集。
這個時代仿佛所有人都在焦慮,想通過各種可能的渠道來學習,以免自己落后于時代。
于是我們關注一堆并不去看的公眾號, 買一堆看不完的書,報名了各種各樣的網課和分享,希望自己能夠通過這樣的學習就能“攜泰山以超北海”,并不知道“此誠不能也”。
真正的學習是需要體系化的。一個知識是否學到,取決于你需要用它的時候是否能迅速調用出來,換句話說就是需要用的時候能夠想起來,考試結束了才想起那個關鍵公式就來不及了。
學英語的時候大家會有這樣的感受:看到某個單詞特熟悉,明明背過很多次,但是意思就在嘴邊但是說不出來。這就是因為單個知識點與知識體系聯系太少,以至于無法在使用的時候調用。如果這個新單詞在不同場景下的不同句子中面出現過三次,那么它的意義很難被忘掉。
所以,為了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與其漫無目的的亂看書,還不如直接從經典下手。
我搞來一本菲利普·科特勒 的《營銷管理》。
這本書號稱市場營銷學的“圣經”,每個做營銷的人都繞不開的一本書,16開、800多頁,比砌墻的磚頭還厚,要說它能防彈我都信。
內容通篇都是干貨,干得恨不能從書頁中抖出沙子來,所以讀的時候不但干澀還有點兒辣眼睛。
讀大部頭的心理啟動成本是非常高的,好比跑慣了五公里的人突然想嘗試一把馬拉松,還是有點膽怯.
另外,打開一本大部頭,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不能吹噓自己的讀書數量了。
(迷之微笑.jpg)
我訂了一個小目標,就是在未來一個月之內,把這本《營銷管理》啃完,并把每個章節的內容整理成讀書筆記,發到這里。
我知道,讀書不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式,但是這種方式讓我最舒服;
我知道,這種讀書筆記枯燥沒人喜歡看,但是這件事我現在最想做;
我也知道,定好的計劃總那么容易夭折,但是不試試怎么知道結果。
在某一天羅輯思維的60秒語音中說,優秀的人就兩個字——“具體”,再宏大的目標他們也能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任務,然后再想辦法完成這一個個的小任務。
我也要向優秀的人學習。
-end-
山鳥長蟲
營銷界的小學生
讀讀書,扯扯淡,聊聊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