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丑菊。她把自己縮成一團,睡在在路邊的草叢里。九爺看著有些心疼,打了個響鞭,才把她驚醒了,這個四處奔波,飽經風霜的漢子,臉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丑菊爬上馬車,挨著九爺坐著,慢慢梳理著亂發。九爺一愣,夫妻多年,丑菊對他最多是忍耐和接受,少有溫柔,因此九爺心里永遠有個黑洞,經常想起小娥。
小娥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永遠盛滿了依賴,無奈,楚楚可憐,令人心疼和憐惜,讓人不知不覺中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保護她的欲望,小娥讓九爺覺得自己是個男人,是個真爺們。丑菊堅硬的像塊石頭,需要拿鞭子抽,才能給自己一點底氣,讓人感到一種深深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往往會讓他發瘋,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事與愿違的事來,這些事又近一步加深了彼此的矛盾,使倆人的距離越來越遠。九爺常常感到這個女人從頭到尾都是別人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從來心上沒有他的位置。
丑菊摸著九爺腿上的疤痕嘆息道“碰到骨頭了嗎?”這片刻的溫柔讓九爺很受用,他趕緊放下褲腿,淡淡的說“能活命就很幸運了,還在乎這點傷。很多人,很多年青人,應該說很多孩子,他們嘴上的毛還沒有長全,就做了戰爭的炮灰,我這點傷算個屁。”丑菊也十分概括:“也不知道有多少母親在日夜懸心,盼著兒子回家呢!這該死的戰爭。”
九爺問:“小寶和蘭兒好嗎?”丑菊說:“小寶認字了,還會算賬,像個小大人了,蘭兒也好,很活潑,就是太瘦了。”九爺欣喜的說:“小兔崽子長本事,像他老子。”丑菊斟酌著繼續說“老李帶來個年輕人,小寶和他很親。還有幾分像。”九爺笑了:“像我們老韓家的人?瞎扯。”丑菊小心翼翼的說:“胡嫂認定他是小娥的兒子。”九爺心里響起了一個驚雷,差點從馬車上掉下去,往事像奔涌的河水鋪面而來,令人感到窒息。
當年九爺帶著小娥逃出京城,到了慶云才敢停留。小娥昏睡了三天,九爺守了三天,衣不解帶,寢食俱廢。小娥醒來,美目一顧,就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了,高家是回不去了,錦衣玉食的日子也不會有了,自己五歲被家人所賣,早已沒了家,所幸還有九爺,也算有情人終成眷屬了。悲喜交加,大哭一場,也就認命了。
九爺知道小娥過慣了高家的生活,怕她委屈,在慶云置辦了幾件家具,雇了馬車運送回家來。
九爺回到家,把西屋整理出來,擺上從慶云帶來衣柜,椅子和雕花木梳和菱花鏡,還有漂亮的繡花被面,把里屋布置的特別溫馨,像舊書里描寫的小姐的閨房。
這些東西在鄉下人眼里都是美的不可方物的奢侈品,驚動了村里的年輕人,紛紛前來參觀。再配上小娥這個雖然憔悴,但美若天仙的女人。九爺成親的故事成了附近村莊最大的新聞,女人們寧可不看戲,也想見見小娥。年輕后生們更是有事沒事往老韓家轉轉。
老太太堅決不接受小娥,認為女人太美,對自己是罪過,對他人是誘惑。老韓家適合養山雞,養不起鳳凰鳥,逼著九爺送走小娥。九爺忤逆不孝,堅決不同意。
七姑回娘家,女婿在門口一站,看見小娥在院內涼衣服的背影,腿就軟了,及至小娥回頭一笑,就傻了。小娥進西屋,他也訕訕的跟著向西屋走去。小娥回頭關門,女婿正好碰到門板上,額頭碰出一個大包。
七姑站在院子里,非常尷尬,惱羞成怒,恨恨不已,直罵小娥是勾魂的“妖精!”又罵自己的男人是個賤胚子,好像八輩子沒見過女人,十足的豬八戒進盤絲洞,分不清真假。夫妻倆人在院子里就吵起來,四鄰圍觀。胡嫂見勢在一邊煽風點火,小娥百口莫辯,閉門不出。
老太太盛怒,攆走七姑和女婿,從此不準上門。女婿挑撥離間,母女關系繼續惡化。
晚上小娥關了門洗澡,門外有動靜,嚇的大聲喊叫,九爺和十爺拿棍子一找,狗蛋趴在窗戶下面,嚇軟了,沒能逃走,還尿了褲子。胡嫂聽到動靜,也惱羞成怒,不敢責怪自己男人好色,大罵小娥引誘良家婦男,壞了村里的風水。老太太也覺得小娥不夠安分,一天到晚惹事生非,令左鄰右舍不得安寧。讓九爺關起門來,好好教育教育,兩天不給飯吃。
小娥飽受委屈,又無從解釋,盡管身體羸弱,為了能在這個家立住足,搶著干家務。
農村用的是井水,從井里提水出來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往往都是九爺挑水,村里人議論紛紛。井臺上都是大姑娘小媳婦,一邊調侃九爺,一邊充滿了艷羨。
小娥愛干凈,用水就多,九爺不在家,自己去打水,滑了一腳,差點掉到井里,又驚又嚇,動了胎氣,孩子早產了,小娥因大出血,不治而亡。
胡嫂堅持說孩子不是九爺的,只有七個月左右,九爺悲痛欲絕,怒火中燒,認為高家的孽種要了小娥的命,要把孩子扔到亂墳崗去喂狗,方解心頭之恨。
十爺抱起孩子,主動要替九爺扔掉。轉身送給七姑,希望孩子可以暫時躲過一劫。誰料七姑對小娥怨恨頗深,不愿替她養孩子,轉手把孩子弄丟了。十爺和老太太震怒,七姑都不敢回娘家。
多年來,九爺一直想張口問問孩子下落,有時候也會想孩子還在不在?長成什么樣了,又對自己當年的行為感到羞愧,難以開口。
九爺停住車,沉吟不語,不知如何面對小寶。丑菊接過馬鞭,繼續趕路。
突然,路邊冒出兩個人來,馬受了驚嚇,直立起來,丑菊和九爺被它甩下車來。丑菊掙扎著爬起來,九爺正要起身,一雙手伸過來,九爺抬頭就著月光,看到了小娥的笑容,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