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概是世上最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識字,就可以徜徉于知識的海洋。但閱讀同時也是世上最難的一件事,平心而論,我們還記得多少曾經讀過的書?書中又有多少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身的力量?人們常說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猶太人之所以在世界上出類拔群,與其民族一以貫之的閱讀愛好密切相關。相較于猶太人平均每年68本的閱讀量,國人那少得可憐的幾本閱讀量就不僅僅是相形見絀了。
在三國時期,人們向性格敦厚老實的董遇請教如何讀書時,他說了一句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然而,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讀書百遍似乎已成為一種奢望,面對生活壓力不斷擠占我們空余時間的現狀,我們不得不發出“苦渴無日”的哀嚎。而且我們所處的今天,正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再也難以像以前一樣,靜下心來反復研讀“四書五經”,我們要看的、想看的書太多太多了。
所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會讀書,要有效地去閱讀一本書。
手捧《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一刻不停地將其讀完。作者奧野宣之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于媒體節目和論壇中,他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且致力于推廣自己的讀書法。該書外封封底的一段話,讓我深有感觸。
至今讀過的書?你還記得多少?說出自己喜歡的書很容易,但你能答出如下問題嗎?
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
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
這本書對你有什么影響?
它的優點又在哪里?
其實,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相似,暗惱記憶之差,不久前讀過的書,現在回憶起來居然沒有多少印象。正如奧野宣之在書中所調侃:“人類是健忘的生物,就連昨天吃過的飯都需要認真回憶才能想起來。我們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書的精髓’呢?”
于是,我決定帶著這四個問題,好好閱讀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一、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
讀書應該成為一次美好的閱讀經歷,不是“隨隨便便”地去讀,而是要帶有明確的目的性,以及充滿主動性地去閱讀。在閱讀之前,我們就應該樹立一個目標,那就是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屬于自己的東西,能夠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和思想,并隨時拿來參考。所以,閱讀這一過程,不僅僅是讀這一個環節,而是“選書、購書、讀書和活用”多個環節的結合。
1、如何選書與購書?
通過記錄掌握主動權。仔細回想,我們之所以會買那些根本不讀的書,究其原因就是沖動購買。也許我們是因為看了別人總結的書單,也許是看了某位書評人的書評,也有可能是被那夸大其詞的簡介迷惑,甚至是被封面所吸引。我們總想著“這本書或許有用”、“這方面的知識我一定要具備”,不知不覺間就走向了收銀臺。
購書清單不僅僅是單純的“購物備忘錄”,而是為了促進主觀購書的矯正裝置,在不斷列出書單的同時發現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從日常生活中取材,通過廣告、書籍、電視、他人推薦,以一元化的方式記錄在筆記本上,接著在網絡上進行檢索,調查是否有目標書籍,再列出購物清單,最后購買。如果是對書中內容十分了解,或者是名家經典,那么可以通過網絡購買。最好的方式,還是在實體店,大致翻閱一下,確信自己有興趣,再購買。
自己也曾沖動性購買不少書籍,最后往往將其束之高閣,不再翻閱,任其還未拆封的封皮上布滿灰塵,這何嘗不是一種浪費。
2、如何讀書?
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成精神財富。“思考讓人如同置身于迷霧之中,此時此刻想到的新點子,下一秒可能就煙消云散了。如果不好好做記錄,恐怕就再也想不起來曾經閃現的想法了。但只要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保存在紙上,就等于把迷霧裝進塑料袋緊緊扎好。將這些新鮮的想法打包以后,再過多久都不會輕易遺忘。”曾羨慕大咖們信手拈來的輕松,卻往往忽略這是長期積累的厚積薄發。曾經為我培訓面試的一位老師,褲兜里永遠放著一本筆記本,方便隨時記錄,甚至看到他在課上記錄學生的回答。我不僅一次看到他驕傲地揮著手中的筆記本,向我們說道“我的全部知識都來自于這個小本子里”。
奧野宣之在書中列出了兩種讀書筆記法,一種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另一種是“剪報式”讀書筆記法。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主要記錄“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以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這是一個耗費時間的筆記方式,同時也是一個加深理解的好方法,適合于那些自己喜愛的好書。
“剪報式”讀書筆記法,顧名思義,就是隨手將看到的文章剪下,貼在筆記本上。因為貼上了不同的紙片,不僅會讓筆記看起來更加豐富,還會因為接觸到了“實物”而印象深刻。
3、如何活用?
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學而思,思而踐,當我們以思想輸出為目標后,我們就會有意識的去反復思考書中的觀點,反復錘煉自己的語言,將看似雜亂無章的線索牽在一起,用最短的語氣來表達深刻的含義。
知道要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后,我們才會去調查那些我們從未在意的出處、資料,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這時我們就會驚訝的發現,這個補充學習的過程就像重新學習一樣,需要花費不少的功夫,而能夠正視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后都不再對知識一知半解。
通過寫書評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分享,這樣不僅能促使我們深刻吸收書的內容,更能幫助我們磨煉出更好的原創思考能力,同時也能鍛煉文筆。
二、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
全書中最喜歡的,即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這種“返璞歸真”的筆記法正是現代社會年輕人缺乏的技能。書中提出在使用“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時,用“★”來代表對原文的摘錄,作者強調對原文的摘抄要一字不漏,這樣就可以在今后溫習讀書筆記時,回憶起作者的風格;用“●”來表示自己的感悟,這種隨抄隨想的方法能夠加深對書籍的理解。
在將此書通讀一遍后,也嘗試著使用這種基本的筆記法。請原諒我沒有貼出自己的筆記,實在是因為自己的字只有自己能看懂。
【160521】《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日)奧野宣之
★無論手機里保存的多少本書,書里的內容都不會被保存在腦子里。用這本書的關鍵詞來比喻的話,就是這些內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變成你無形的財富。與此相反,盡管抄完全書也不一定能記住全部內容,但某段文章、某個詞、作者的語氣和思想等等,都會隨著抄寫時的身體感覺被深深地刻印在頭腦和身體里。(P004)
●正如自己在瀏覽公眾號時,遇到美文的第一反應是收藏起來,而不是細細品讀。總想著以后有時間再慢慢研讀,卻總是將其遺忘,淹沒在浩瀚的收藏夾內。現代工具的確越來越便捷,可是人也因此變得懶散起來。今天提筆寫下這段話時,才發現自己似乎都快遺忘寫字的技能。
三、這本書對你有什么影響?
這一欄也許要等幾個月后,再來更新。現在的我剛讀了這本書,要等到熟練運用“蔥鮪火鍋式”法一段時間后,才有資格來評判。至于通過購書清單來指引購書,我十分贊同,也會有意識的去養成這個習慣。
四、它的優點又在哪里?
平實的語言將作者的“筆記法”詳細地道出,重點之處也被細心的標粗。書名雖是關于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卻在書中講述了從選書、購書,再到讀書、活用,全部流程的技巧。在書中,作者貼出了自己的讀書筆記,也列舉了自己使用“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的例子,給讀者更直觀的感觸。其實書中很多技巧,大家都曾耳聞,甚至有些技巧都無師自通,卻依舊無妨大家閱讀該書收獲新的感悟。
在書的末尾附上了作者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技巧,以及寫讀書筆記的26款實用文具,在這里也不一一贅言。
也許在某些人看來,該書有點枯燥乏味。其實我在第一遍通讀時,也有這種感覺。等到第二次重讀時,再輔以“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我發現本書不再枯燥乏味,反之十分享受在書中找尋“打動自己”句子的感覺。
★在寫讀書筆記的前提下,讀書方法會發生改變,你會主動尋找書中“打動人心的內容”的工序。(P081)
●當以寫讀書筆記為目的時,自然而然會去尋找相對自己最優的讀書方法,以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書中搞得內容。這讓我想起朗達拜恩的《秘密》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這何嘗不可以解釋為為了實現寫讀書筆記的目的,吸引來讀書的方法,不過這是自己主動去尋找的。
希望讀過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讀者能夠擁有一個快樂的讀書體驗。
學會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方法,書也不用“讀百遍”,其意亦會自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