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園靜靜碧湖邊, 閱盡滄桑數百年。
夏響青篁冬悅雪, 晝巡紅鏡夜觀天。
民生最念狂風后, 世事常思細雨前。
把卷南窗桑梓月, 鞠躬盡瘁為蒼黔。
第六年,我不再抵制任何有氧運動,我看過了生老病死。十月的重慶,我早早地換上了床單,我還墊了三層褥子。假期我還是更情愿早睡,盡管,有時候入睡并不是那么容易。
今天黃昏的組會,我要準備開題了!一如霜降那天清晨被掀了被窩!我寫過meta,我會跑彗星,我在提DNA,我還在分析人群的數據,可我就是不會開題呀!
完全不知道如何落實的一系列要求給我灌下來,我現在本該消化消化;或者,來一杯馬提尼,但是我沒有kingsman的定制玻璃杯啊!
我游泳回來,本來想扔了標書,看看TE、紐約客、國家地理... 哎,還是應該看文獻找教材的。但是,碼這一段字應該是更有意義吧。
猶豫了好久,還是找了這么一個平臺,找回了幾年前開的賬號,一如上面的定場詩,一個公衛人應當有這么個地方存放希冀。
他不因同時從事學術研究而變得鄉愿和虛偽,也不因時代的乖戾暴虐而變得粗糙和冷漠。他的存在,讓文學界和學術界增添了幾分不用聲張的“紅瓦”般的純凈和“根鳥”般的堅守。
一覺醒來又是勝利
共勉。
寫于2017年霜降后的第一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