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每個當下的每個選擇,
只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出于愛, 一個是出于恐懼……
出于恐懼的選擇, 我們大多時候會說:'那是'現實'的決定…… (在這里, '現實'=恐懼)……”
……
“現實的決定”與“不現實”的決定?
之前回想自己的人生的時候,
我在想自己這一路走來,
走到今天的生活狀態,
最感激的應該是什么呢?
或許最應感激的,就是自己在人生重要的關鍵十字路口,做的那些咬牙堅持的“不現實”的決定了……
回頭看,
才明白, 那時的自己,是跟隨了“靈魂的聲音”……
在這里分享幾個自己的故事。
1 高考后的報志愿
我從初中開始, 就是班級里典型的好學生。
初中大部分時候是班級里不變的那個考試第一名。
班級的班長,
學校里的好學生干部
……
到了高中,
依然是繼續很多時候保持班級第一,
“市級優秀學生代表” ,這個高考直接加分20分,一個學年一年就一個的高中最大獎勵,我在高一就早早的放在了檔案里。
……
后來工作后, 高中的同學們說我聰明、努力,
但是我自己卻從來沒有那么想過自己, 因為那些年,
那個狀態學習、生活,就是我知道的唯一樣子。
其他人的聰不聰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自己的狀態。
……
高中是理科生,
卻在高考結束后,
我突然進入了一段極其“不理性”、不可預期的“狀態時期”
……
我100%確定的要大學學習英語專業,
我媽媽憤怒的把盤子順著我家陽臺扔出去,
我爸爸和我說:
“一個男生,你學什么英語專業, 畢業了一個月2、3千工資, 當英語老師……你怎么養活自己?”
……
我媽因為我報志愿,
一晚上沒睡,
直到我學校電腦報志愿的時候,我的手機還不斷震動著,
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
告訴我要選其他專業,
即使選英語專業, 也一定要“服從專業調配”
……
我最后還是無比堅定的選擇了一本、二本都是英語專業,全部不服從調配。
……
為什么那時候進入了“非英語專業”不學的狀態, 我當時我完全不知道。
高中我讀的理科, 轉到英語專業選擇及其有限……
回頭看,
我能給的解釋,
或許真的要說是:
“Divine Intervention 神圣干預”,
或者是內在靈魂在那一刻“小宇宙爆發”, 讓我進入了非理性的“非常態意識狀態”……
這樣的狀態, 促進了我走近自己人生使命的重要一步。
……
再后來,
我大學沒畢業,就開始國內英語培訓學校里教授出國英語, 大學時期,第一個月的工資就上萬, 爸媽也就沒了怨言
……
記得在哥倫比亞大學,米勒的課上,當她問誰有那種,“跟隨內心”的經歷的時候, 我講了這個故事。
米勒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感嘆:
“哎…… 跟隨內心,學習了當初看似不重要的英語專業…… 現在你在哥大讀著英語最重要的心理咨詢專業……”
……
《牧羊者奇遇記》有這樣一句話:
“當你勇敢追求自己的使命, 全宇宙都會為你讓路。”
對這一點,
經歷了人生中,一次次的這樣的經歷, 我完全不再懷疑。
你或許可以把這叫做信仰,
對于我,
這就是我看到的這個世界, 宇宙運行規律中真實存在的一部分。
2 出國留學,選擇心理咨詢專業
英語專業要出國留學,就是沒有專業
……
大一我就知道要出國留學, 大三我還在糾結我出國留學能學習什么專業。
糾結了很久, 一天網上在大學的圖書館看書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腦袋中突然各個畫面閃過, 一個個聲音,
我突然間得到感悟:
我可以學心理學……
當時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是知道自己很興奮。
后來知道英語專業,因為沒有專業背景,沒有辦法學習美國的心理學, 那陣子是我人生第一次失眠……
晚上睡不著, 去網上逛“太傻論壇”, 看留學帖子。 突然找到了一個帖子, 說“心理咨詢”專業與“心理學”專業不同, 可以不需要背景。
黑暗處找到了曙光,
我慶幸自己知道困難, 卻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尋找。
從來沒有想過妥協。
終于找到了一條可以滿足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的路。
各種機緣巧合后。
我這個成績一般的英語專業學生,
竟然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 還給了部分獎學金
……
去年我和Amma身邊的黃袍和尚講到我的這段經歷, 他問我的大學是什么, 我給他講了我的經歷。
他說:“就這樣,就去了哥倫比亞大學?”
我大笑著說:“我也想不明白……”
黃袍和尚大笑著說:
“ 你能看到, 是Amma讓這一切發生的……”
確實,
回頭看,
太多“巧合”,
一次次的發生:
只要自己跟隨內心聲音,
堅持,
下一個路口,
就會有轉機,
就會有比你想象要好一萬倍的結果
……
《英雄之旅》的作者約瑟夫·坎培爾說:
“Follow the bliss, 跟隨那種福祉的感覺,
宇宙會為你在沒有門的地方,
打開一扇窗……”
……
3 讀心理咨詢, 去學“深度催眠”: 超個人呼吸
即使去了哥大,心理咨詢專業又能做什么?
那時我也是不清楚。
只是因為當初學英語的經歷,
這時的父母,
已經不再阻止我, 勸我去做他們安排的事情了。
……
心理咨詢讀了幾個月,
我又陷入抑郁。
我那時學的心理學的深度, 解決不了我自己的問題, 我也不相信未來“足夠聰明的中國人”會付款給我, 讓我做那樣膚淺的心理咨詢。
各種機緣巧合下,
遇到了米勒,
知道了超個人呼吸,
我又做了個當時看來,
完全不理智,
沒有比那“更不現實”的決定,
去了德國,
參加了當時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超個人呼吸”
……
接下來的人生路,
就完全轉換到了另一條路上。
……
4 嘗試選擇愛,不是恐懼……
寫這篇文章
……
是因為自從做心理咨詢,
就遇到了越來越多“不平常”的孩子們……
不想上學的,
上了學天天哭的,
和主流如何也融入不進去的孩子們
……
在這些孩子身上,
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個被極端壓抑卻在用自己的方式痛苦反抗的有力量的正在醒來的靈魂。
……
而大部分的家長,
還是會基于“現實”等原因,讓孩子繼續大部分人認為安全的道路。
我會一遍遍的和家長們說:
“孩子的內在這么有力量,
你根本就不要擔心他/她的未來,
你只要讓他自然發展,
他的靈魂得到發展空間,
肯定會有一天大放光彩
……”
有時我想告訴他們, 我自己就曾是那樣一個不被接受、不主流的人, 但我一步步也走過來了,現在過的也不錯
……
但是大部分的家長,
還是會選擇“現實的選擇”。
再重復一次金·凱利的話:
“ 我們每個當下的每個選擇,
只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出于愛, 一個是出于恐懼……
出于恐懼的選擇, 我們大多時候會說:'那是'現實'的決定…… (在這里, '現實'=恐懼)……”
父母的人生,已經基于“恐懼”做出了一輩子的選擇。
孩子的人生,
可不可以不再以恐懼為基礎,做選擇呢?
……
直到自己一步步發生改變,
回頭看才越來越知道一個人要想改變,
是如何的困難
……
但還是希望孩子們的痛苦,
可以逐漸的喚醒父母們……
20170913 紹然Will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