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雅羊
(本文550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
經濟學帝國主義,是一個比較時髦的新名詞,意思是說經濟學入侵了心理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所解釋的事物中。
說人話,就是經濟學可以解釋一切社會現象,所以叫做經濟學帝國主義。
經濟學之所以能夠解釋一切社會現象,在我看來是由經濟學底層思維決定的。就是:只要是人就會有需求,而不同的人需求也不一樣,當有兩個人以上時,不同的需求就會讓他們產生交易,有了交易就會有市場,有了市場就會產生價格波動、通脹、劣幣驅逐良幣等等等等各種經濟學概念…最終結果就是,一切社會現象都可以用經濟學解釋。
栗子網上一搜一大把,不過仔細的同學會發現有些栗子有個特征:許多社會現象的經濟學解釋都比較“反直覺”。
比如48歲男人找18歲小菇涼結婚其實是正常的。因為年齡價值峰值的不同,所產生的對等效應,18歲菇涼的價值是最高的,而48歲男人的價值也是最高的,自然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還比如同工同酬規定其實并沒有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因為規定剝奪了弱勢者與強勢者競爭的權力,正因為同工同酬規定,弱者才被徹底拋棄,因此失業。
當然經濟學的解釋并不能取代其他學科的解釋,但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能夠給我們一種與眾不同的看問題角度,對于全面思考其實有很大的幫助。
當人們糾結于“直覺”或者“常識”的時候,務必要小心被帶進坑里。
三個大坑,歷歷在目。
攝影:文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