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是標榜培養人材的,但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其實你只要從公司對待項目結尾的態度和方法就能略知一二了,特別是對于失敗的項目。千萬不要加入只是粉飾項目結果或者執迷于追究項目責任的公司。
我自己從業至今,經歷過不少的公司,管理過各類的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很多公司與團隊只重視結果,不重視經驗的積累,其實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項目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都是最寶貴的財富,需要在最后結案時,好好的復盤總結一下,為接下來的其他項目作準備。
那項目復盤要怎么做呢?
在復盤前,項目經理要準備一個復盤清單,大致要檢查以下幾個方面:
1. 目標執行回顧,項目最重要的是交付,但交付的實際效果到底如何?和當時設立目標時的差距在哪里?有沒有意外的收獲?這個是第一個要復盤的內容。
2. 項目執行情況,需要從通用的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特定工作內容來展開,比如通用的重點在項目計劃的執行與資源管理、變更管理、風險管理、文檔(知識)管理等;特定的內容,比如IT項目,需要加上需求管理、設計與開發,測試與培訓,上線與穩定等。一個適用的原則是使用項目的WBS。
3. 團隊協作情況,執行項目的是人,如何能夠磨合一支團隊,不斷為新的項目積極奮斗,需要我們好好的回顧團隊的SWOT。
然后分別設定問題,并提前發給團隊成員、管理委員會、用戶等,收集大家的反饋;復盤時,召集全體會議,對每個問題的結果進行思考,尋找解決方案,并形成行動方案。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對于大家反饋好的問題,我們要問,如何保持?如何做到更好?對于教訓,我們要問,如何避免?如何提前識別?最后會議后,將所有內容形成文檔,抄送全體成員。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以上三個方面需要確認的問題:
1. 目標執行回顧
1)目標的設定,我們的任務是要解決什么問題?問題的背景有沒有發生了改變?
2)我們達到目標了嗎?如果有項目KPI的話,那可以用指標來說明問題,如果沒有,那就從交付的內容和時間來評價。
3)為了實現目標的方法有沒有經過充分討論?
2. 項目執行情況
1)項目計劃是否充分溝通?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一起討論?
2)項目組是如何解決各個利益相關方的不同訴求與意見的?
3)各自計劃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完成了?如果有出入,原因是什么?
4)是否存在沒有意義或者沒有價值的事情?為什么?
5)是否每個階段都定義了需要交付的成果?是否明確了衡量交付的標準?
6)執行中是否有例外情況發生?有沒有按照變更管理來執行?
7)有沒有發生風險?有沒有沒有估計到的風險?為什么?
8)各個項目階段是否溝通充分?與管理委員會是否溝通充分?
9)各個階段的文檔是否以及歸檔?質量如何?經驗與教訓是否已經文檔化?
10)資源是否足夠支持整個項目?資源投入的計劃是否準確?有沒有低估項目實施復雜度?
11)是否有潛力來更加優化的使用資源?
12)項目是否制定了應急計劃?有沒有預演過?
13)你覺得項目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教訓?我們可以做怎樣的改變?
14)你覺得最需要改變的是什么?
15)其它個性化項目的復盤清單......
3. 團隊協作情況
1)團隊的構成是否合理?每個角色如何確定?能力是否適應項目要求?
2)團隊成員是否發生過變更?變更是否帶來了問題?如何解決的?
3)團隊成員之間是否互相幫助?當出現問題時,團隊成員時如何解決問題的?
4)行政領導是否干預過項目?是否遵循了項目管理的方法?如果沒有,是如何解決的?
5)你覺得團隊目前是處于哪個階段(萌芽/磨合/規范/創造)?你喜歡在這個團隊中工作嗎?
6)你覺得團隊比項目開始時是否有成長?有哪些成長?有哪些不足?
項目復盤會議的注意事項:
1. 團隊每個人都需要發表意見,如果不方便時,可以匿名提交,有項目經理代為發表。
2. 對于將來的解決方案,可以使用頭腦風暴。
3. 最好行政領導不要參與,之后可以有項目經理匯報結果。
4. 堅持對事不對人,不能打擊報復,目的是為了下一個項目。
5. 對于行動計劃,如果有太多項,可以用投票的方法選出最優先的項。
最后我想說的是,復盤是一種反思精神,不管是項目管理還是日常工作,或者是生活,沒有反思的生活是很無意義的。對于項目經理的職業生涯,PDCA也能發揮作用,而復盤就是C(檢查)和A(進一步的行動計劃)。在每個項目中把復盤做好,累積經驗,就能更快的適應變化的世界。
我是哪兒黑,由于時間的原因,好久沒有更新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