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的女兒》作者虹影,重慶女作家。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女作家,1962年生于重慶。曾在北京魯迅文學院、上海復旦大學讀書。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阿難》、《饑餓的女兒》、《K》、《一個流浪女的未來》,中短篇小說集《臟手指·瓶蓋子》,散文集《危險年齡》和詩集《魚教會魚歌唱》等。
編著有《海外中國女作家小說精選》和《墓床》等,曾獲“英國華人詩歌一等獎”、中國臺灣《聯合報》短篇小說獎新詩獎,紐約《特爾菲卡》雜志“中國最優秀短篇小說獎”,三部長篇小說被譯成16種文字在歐美、以色列、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饑餓的女兒》曾獲中國臺灣1997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被中國權威媒體評為2000年十大人氣作家之一。
《饑餓的女兒》中的六六就是她本人。六六在18歲生日那天,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來自己是個私生女。在這個隱秘和恥辱的身世背后,是母親幾段撕心裂肺的絕望愛情,是生父苦熬十八個春秋的等待,是養父忠厚善良的擔當與庇護。小說講述了母親苦難的一生,個人和家庭的痛苦悄然轉化成歷史痛苦,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的風云變動不動聲色地展現得波瀾壯闊。
作者以重慶草根為背景進行寫作中,剝去所有人性關系中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有力地展現了人生的悲苦。
母親
母親一生中有過兩次婚姻,而作者是母親在第二次婚姻中出軌有的孩子。
“我是母親的一個特殊孩子。她懷過八個孩子,死了兩個,活著的這四個女兒兩個兒子中,我是幺女,第六。我感覺到我在母親心中很特殊,不是因為我最小。她的態度我沒法說清,從不寵愛,絕不縱容,管束極緊,關照卻特別周到,好像我是別人家的孩子來串門,出了差錯不好交代。”
這段話很好地描述出了母親對六六微妙的感情。
出軌的這段感情代表著母親撕心裂肺的愛情,母親與情人的關系中感受到了被愛,被關心。但最終她無奈選擇了放手,因為不忍心傷害淳樸的丈夫和其他五個孩子。
母親無疑是個有個性,倔強,肯吃苦的人。
母親為了逃婚,從農村來到城市謀生,被一個幫會頭目袍哥看中,用兩排喜房紅燭娶回家,生下了六六的大姐。袍哥是個混帳男人,常常通夜不歸,后來還帶了摩登女人回家,打母親,因為她生不了兒子。母親受不了,一氣之下一手抱女兒,一手拎包袱,逃回了家鄉。母親在家躲了三天又回到重慶,遇見六六的養父。
第二段婚姻的發生,是母親背著幾個月的嬰兒,在嘉陵江邊洗衣服襪子謀生時,被六六的養父看見。那時的母親有誘人的身材,頭發梳了個髻,沒一件飾物,整個人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給六六的養父以為這個女人是從另一個他所不知的世界而來。養父勇敢地與母親結了婚。
“她左右肩膀生起肉皰,……雙腿不雅觀地張開。房間里響起她的鼾聲,跟豬一樣,還流口水”
看見這段文字,會想到自己的母親,每天從早忙到晚,上床睡覺時,她會犒勞自己一下,喝罐牛奶,往往喝到一半就睡著了,有時牛奶會會沿著她的嘴角往下流。突然會驚醒,看見旁邊有人看見她的囧樣,就尷尬地笑笑,放下牛奶倒頭又睡了,鼾聲馬上會響起。極度疲勞后的睡眠是極好的。
生父
“學校大門外是坑坑洼洼的路面,向一邊傾斜。跨過馬路,我感到背脊一陣發涼——一定又被人盯著了。”
生父是以讓她背脊發涼的方式出場的,在她十八歲那年。
六六十八歲是生父被允許來探望六六的年齡,在這之前他不可以去看望自己的女兒。在六六十八歲之前,他太渴望見他女兒,所以他就跟蹤女兒,默默關注女兒,可憐的是,如果女兒在路上被人欺負了他也不能出手相助,那份痛苦或許不是做父親的不能理解。
六六的生父與六六的母親是在六六家最艱難的時刻遇見。母親的第二任丈夫是船工,常年在外。而母親剛剛找到的一份工作又失去了,她去六六生父的工廠打工,由此他們認識。六六的生父人非常善良,幫忙她干重活,給她錢補貼家用。
在苦難的日子,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持,那份感情一定是很深刻的。當時生父三十多,母親四十多,丈夫又不在身邊,正好是干柴遇到烈火,青年與少婦必然會發生故事。
六六的生父是個有擔當的男人,當他知道有六六的存在后選擇承擔責任,愿意娶六六母親回家,不過因為六六母親不忍心放棄自己的丈夫而沒有成功。但是他會每個月給六六母親撫養費,即使去了離六六家很遠的工廠工作,依然把工資的一半寄給六六。
就是因為他對六六的負責,導致他成家后家庭生活不幸福,沒有哪個妻子能夠忍受自己的丈夫把一半的收入給私生女,況且自己家條件也不富足。
生父在四十多歲就得肺癌走了,還存了五百元錢給六六做嫁妝,全部是五毛一毛的小面額的錢幣積攢起來的。這是一個親生父親全部的愛啊,他是全力以赴地愛著六六。
養父
“父親對我也跟對哥姐們不一樣,但方式與母親完全不同,他平時沉默寡言,對我就更難的說話。沉默是威脅:他一動怒就會掄起木棍或竹塊,無情地揍那些不容易服帖的皮肉。對哥姐們,母親一味遷就縱容,父親一味發威。對我,父親卻不動怒,也不指責。
父親看著我時憂心忡忡,母親則是兇狠狠地盯著我。”
父親工作中出了事故,眼睛視力越來越差,就領了退休金在家。母親經常在外面加班,六?六很多時候由養父照顧,養父有很多機會虐待六六,但他都沒有,他會在六六生日的時候給她五毛錢,慶祝她的生日,家里其他人沒有一個人記得她的生日。
從這些點滴可以看出這個養父胸懷寬廣,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而且更加小心翼翼地對待,不得不說這是六六的福氣。在那個物質及其匱乏的年代,能額外得到多一點關心真心不容易。
六六
六六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不招人待見。但從旁觀者來看,她有兩個父親疼她,母親看起來對她很兇,每次向母親討上學的費用好難,但每次母親都會給她。實際上家人都愛她,只不過都是用了六六無法理解的方式而已。
六六天性是及其敏感的人,沒有安全感。她感受不到母親和父親們的愛,最后投入了歷史老師的懷抱,覺得只有在他那里才覺得自己被看見,有價值。歷史老師卻是對她最不負責任的一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與六六發生了關系,導致六六懷孕,獨自去流產。
小說讓我們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在那個動蕩的戰亂時代,三年自然災害的時期,wg時期,每個時代活下來都不容易。那時的人們只是尋求吃飽飯為主,安安全全地活下來,沒有其他更多的想法,更別說有創造性的行為了。或許我們應該更好地珍惜現在的和平年代,國泰民安,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呈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