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之冷眼看農村

自從高中之后就很少再回農村了。

想想已經將近九年之久了。

記憶中的農村是完美的。曾跟友人說笑若是古代,必定當一個教書先生,置二三畝薄田,建兩三小屋,娶一房媳婦,教教書喝喝酒。豈不美哉!

記憶畢竟是記憶!

說笑畢竟是說笑!我又沒有時空機器!

現在的農村,在我眼中就是繁勝與虛無的結合體。

從歷史觀點來說,當代的農村是最幸福的。

從個人觀點來說,當代的農村是凋零的。

學校合并,棄地進城,新屋與棄房并存,等等難以盡述。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

追求美好的生活!

鄉村教育凋蔽,雖然這幾年也開始修建幼兒園,但是大都是修在鄉或鎮上,各個村落近則七八里地,遠則二三十里,在這里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問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乎現在稍微好點的家庭大都會選擇讓年輕的小媳婦進城帶著孩子讀幼兒園念書,而男人則遠赴他鄉,打工養家,農村的家里只剩下了老一輩,年輕人和孩子在年關才會大批大批的回到老家。年邁的一輩從來沒有在自己熟悉的田地里發家致富,年輕的一輩隨著現在的潮流出去打工,如果留在家里務農,則被認為是沒有出息的,打工潮這幾年從來沒有冷下來的勢頭。當然有些人也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已經沒有當年的年富力強了。年關除了拉拉家常、敘敘別情,更重要的是互相介紹工作,看看有沒有更好的營生。建筑工是農民兄弟最容易進入的行當。

當然也有一部分奔波在農村與城市之間,最好的便是搞運輸的了。聽說,挺好。當然只是聽說。具體的不得而知。也有些已經在城市混不下去了,回村找個營生開始賺錢。但是,回來的人有多少還會務農,就不得而知了。

農村,城市,兩個名詞一堵墻。

敢問,路在何方?

現代城鎮和現代化農業的結合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