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到底是何方神圣,想要搞清楚它我們先得弄清它的定義——它是什么?它需要干什么?
先說第一問題,運營的是什么?
目前已經有無數運營大神給了它定義。
黃有璨在《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中定義運營是負責創造短期用戶價值+協助產品完善長期用戶價值。
張亮在他的《從零開始做運營》中定義運營是一切能夠進行產品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
韓旭在他的《超級運營術》中定義運營是為了實現用戶和產品更好的連接,達到產品的最終目的,圍繞用戶、內容、品牌等開展的一系列行為。
發現了嗎?這三個定義中都離不開“用戶”和“產品”,在我眼里,運營是一種手段,是通過內容運營、活動運營、還是用戶運營、渠道運營、品牌推廣等各類手段,其最終目的是通過運營這樣一個手段來連接用戶和產品,圍繞著用戶的拉新、留存、促活、轉化以及用戶維系五個方面來展開的手段。
淺顯地說完第一個問題后,接下來再看看運營需要干些什么,有哪些分類。
目前按照互聯網公司中對運營的職能分類中,大概可以將運營分為以下幾種: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渠道運營、新媒體運營、社區運營、電商平臺運營等,其實很難嚴謹地定義這些分類,因為在實際工作中,不同類型的運營在工作內容上其實是有交叉的。
運營工作是如何開展的呢?
一般而言,首先是通過評估自身產品所處階段和產品形態,并結合當前數據來制定策略;其次,在制定好策略后則需要來分解指標,規劃工作,具體而言就是拆分目標,拓展和分配資源,具體規劃工作任務;接下來就是通過文案、活動、傳播、產品機制、拓展等方式來執行落地以達成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檢驗數據來調整方向,重視數據分析和用戶反饋,提煉潛在的產品方向和需求。
運營的職業發展和成長路徑
從運營小白發展到運營高級專家,大致會經過五個階段:p1——新人小白,此時干的事情都是一些體力活,都是執行打雜的工作。但別著急,這是鍛煉你執行能力以及一些運營基礎能力的階段,只有好好在這個階段把基礎打好,后續的運營成長中才可快速發力,不至于運營基礎功力未打牢而拖后腿。
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嘗試著找到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運營方向,可是是內容?用戶?活動?新媒體?其他等,通過持續積累來將其變成自己的長板,培養自身“無可替代”的價值。
P2——初階運營,慢慢獨立負責一些小項目,和P1打雜工作相比更加專精一些,同樣地,通過持續地積累來找到自己長板并發展自己的優勢。
P3——業務骨干型運營,此時已經對某一兩件事情比較專精,已經在某一個/幾個方面形成自己的優勢。
P4——專家,開始獨立帶團隊,獨立制定運營策略并推動完成。
P5——運營高級專家,此時已成長為綜合人才,能針對不同業務和產品制定運營策略。
想要快速成長為一個運營大神,就應該提早做好職業規劃。在運營的職業過程中,需隨時保持目標感,做好職業規劃。比如:
1.設定一個短期目標,在三個月內希望自己在運營上達成什么目標?將這些短期目標拆分一些具體的學習和行動計劃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2.設定一個中期目標,在一年內,你希望在運營的哪個領域(內容?活動?用戶?新媒體?其他?)達成什么成果?
3.設定一個長期目標,在未來三年內,你希望在運營領域達成什么成果?隨時保持目標感,并將這些目標盡量細化和量化,以便自己能夠有清晰的指標來衡量自己是否達成目標。
在工作中,運營并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他還會和產品、設計、研發、市場等部門打交道,這就需要一定的協調和溝通能力,合理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想,與他們搞好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否則運營工作會進展地非常不順利。
運營和產品之間是一個怎樣的關系呢?圈內人經常說“產品是負責生孩子,運營是負責養孩子”,這話說的有道理,更具體而言,產品是面向需求提供持久穩定的長期價值,運營是面向用戶,重及時、刺激,創造短期價值,與此同時還協助完善產品的長期價值。
運營和市場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呢?很多公司內部在市場和運營之間的工作界限非常模糊,但并不意味著市場就大約等同于運營。市場更多地是“務虛“,幫助品牌建設、公關等方面,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來衡量他們的工作,工作更多地注重是無形的口碑和傳播,而運營則是“務實”,做一項工作都會有明確的指標,且對該指標負責,如做一項活動是為了提升用戶拉新,或者提升用戶的活躍度,亦或是提升PV\UV等這樣具體的指標。
運營和市場的區別還體現在用戶與產品的聯系中,第一環節,建立認知。這個環節重在品牌傳播,這是市場需要做的事情,第二個環節,認可價值,這需要運營來教育用戶,強調價值點,第三個環節,購買決策,需要運營來影響決策鏈,第四個環節,后期使用,依舊是運營的工作——繼續教育用戶。
如何應聘運營崗位?那么如何準備崗位面試呢?
首先,需要對崗位進行調研。要了解應聘公司的背景,體驗公司的產品以及競品(知己知彼),解讀招聘信息——它的要求如何?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工作內容是什么,需要哪些技能。
其次,分析自己的能力和經驗狀況,與崗位進行匹配。經過了第一步則需要開始進一步思考,即將應聘的這個崗位這個業務是否是自己感興趣的?目前公司的產品現狀如何?在這些能力要求中哪些達標?哪些不完全達標需要想辦法貼靠的?
接下來就是根據上述的思考來修訂簡歷,無關的不需要寫,最好是針對崗位要求各個擊破,告訴別人對于這些要求自己是“勝任”的。最后就是預測一下面試的問題,準備面試問題了。
盡管運營工作很繁雜,好像也沒什么“章法”,但只要懷著一種“死磕“的精神,定期復盤和總結,你終究會找到屬于你自己的“章法”,并感受到這份工作帶來的成就和快樂。希望大家都能在這條路上一步步踏實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