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家鄉

文/歡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對鄉戀情最經典的記錄。中華民族千年的文化和歷史讓我們走到哪里都不能忘卻家鄉這二個字。

現代社會,雖不至于和古人一樣闊別家鄉太久不歸,但某種意義上從離開原生家庭,踏入另外一個城市上大學、入社會的那刻起,有些人的家鄉似乎一樣也成為了一個再也回不去能天天生活的地方。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數據,特別厲害:“1/6的中國人漂泊異鄉,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這是多么龐大的數字!

這說的不就是80、90后的我們嗎?上大學、找工作,我們成為了所謂的“北漂”、“廣漂”、“上漂”、“深漂”,這漂泊著的2.45億人中的一員,有你嗎?

遠走他鄉的我們,心里都告訴自己:我們的前程是璀璨的星辰大海。


M也一樣。M出生在南方一個四五線小城市,廣州讀完大學后就定居當地工作,成家立業。工作后春節至少兩年一歸家,對家鄉熟悉而陌生的感覺與日俱增。

祖國建設日新月異,舊城改造后家鄉的路和建筑已經更新好幾次,曾經的兒時街景、童趣好地,已然被大廈替代或拆遷一地。

開車靠導航,走路靠問路,模糊的記憶里剩下的風景也不多了,多想再走走那條天天陪伴自己上學下學的道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也已經物是人非。

M覺得家鄉有點變得開始和大城市一樣陌生,親切熟悉的場景讓自己一下不能完全習慣。

夜晚小城中心廣場上的商場和霓虹燈閃爍著照亮了歡喜來逛街和跳廣場舞的人,如果不是還有父母雙親和一些從小長大的伙伴們以及七大姑八大姨親人們什么的在此地,這里還有什么可以值得歸來呢?


因為還有親人們和熟悉的朋友們在家鄉生活,所以見到自己想要見的人才是春節回家鄉的最大意義吧。

M在高中同學聚會的飯局上,滿懷期待的和讀大學后回家鄉工作的幾位同學聊起來,想從他們的口里知道更多的家鄉情況:

M: 看到家鄉發展這么好,變化這么大,真的是很開心。

同學甲:那也比不上你在的廣州,那是一線城市,繁華大都市。

M: (略顯尷尬)最美不過家鄉好,這里有我們很多的成長記憶,大城市總歸還要我們的下一代人才完全算土生土長啦。

同學乙:所以我們的子女就競爭大了,從小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現在教育資源和我們當年讀書不一樣了,差距還是很大的。還是你們好?。?/p>

M:大城市養家壓力大,各種消費高,車貸房貸,也要各種努力。

同學丙:當初離開大城市回來也就是覺得工作節奏太快,家里什么都有了,還是回來舒服些。不過回來就缺少了大城市的便利和少了很多能說的上話的人。

尬聊結束,M笑呵呵的碰杯喝酒。

有那么一批人當初是自己選擇要回來家鄉工作,回來了又嫌棄沒有大城市的交通便利,繁華商場,娛樂設施,教育資源,醫療設施,以及迪斯尼樂園……

M覺得家鄉的美食無可替代,是不是下次回來就只滿足味覺好了。


親戚們問M和妻子廣州工作中午回家吃飯多久?M說之前說了很多次了,大城市工作中午不回家吃飯,就在公司附近吃。 親戚們說辛苦。M心里搖搖頭,這怎么說呢?

家里人總是逼著生二胎,卻不清楚奶粉錢和教育的錢有多貴。M算一個賬出來,家庭的年支出嚇死人。

網上流傳的一線城市養大一個孩子最高值可以在800萬人民幣以上,最低值也在200萬人民幣。家庭壓力可想而知。

因為思維的迥異,M快成了 “外鄉人”。

M和妻子努力在廣州買了房,他們在城市生活,看歌劇,讀詩歌,去旅行。而在家鄉,大部分人還主要看你是不是在體制內穩定工作,誰家姑娘嫁了誰的兒子,誰家又生了孩子,今天打麻將是不是又贏牌了……

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城鄉的差異、新舊的交替,在過年時從四面八方趕來,撞擊了心靈。

小城市容不下靈魂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

M覺得歲月很漫長,小地方一眼看得到頭的人生太可怕了。

大城市有無數可能實現的夢想等著你去發現。對于有夢想的人來說,小城市太小了,小到容不下夢想和靈魂的棲息。“看過大城市的繁華,就不會再貪戀小鎮的溫暖了?!?/p>


我年前在網上看到一篇自訴文章,說一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技術控大叔,突然就想著把北京不錯位置小區的房產給賣了,套現回了五線老家生活。

一年多之后,他發現,經過給父母養老,各種給鄉親打點后的這么一番折騰,縱然身上還有幾百萬現金,確無任何增值的動力了。

吃喝安逸,和周圍人聊不上幾句話,不匹配的工作收入環境,讓他猛然發現自己還是應該再殺回北京,那里才有自己的夢想生活。

結果這位大叔所付出的代價是:花二倍多的價格重新買回了一套位于當年曾經居住的小區房子,賣出去的面積是100多平,再能買的起的面積是70多平,還是各種湊合吃力吃緊的支付了首付。

大城市房價增長的速度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也狠狠告訴你:離開我,你肯定會后悔的!


如果你是原本生活在鄉村的翠花、狗兒……通過自己努力上大學進入大城市工作定居,變成了公司里的Linda 、Kevin ……那回鄉的沖擊會更大。

年復一年,社會在發展進步,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逐漸差距縮小。家鄉人們的思維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的更新,還得靠我們每一個體會了城市多元化生活的年輕一代,去努力,去重塑,一定要堅信:美好的精神時代已經來臨,我們活著的最大意義就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去傳播美好生活的意義。

帶父母來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帶他們出國遠行,去看看世界的廣闊。

把親戚們的子女團結起來,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我們愛家鄉,也希望你們帶著父母上一代人一起與時俱進。


家鄉可以隨時回去看看,那是根之所在,不能忘卻。

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已經發現:家鄉似乎變成了可以偶偶回去度假,曬朋友圈的美地,卻是再也回不去能天天生活的兒時過往了。

人在哪,家就在哪。這個變遷的時代,愿把他鄉作故鄉。

關于作者:

歡姐,曾浪跡英倫四年,現居于魔都十年。夢想成為很多很多主流自媒體平臺的簽約作者。80后的思想,90后的靈魂,00后的身體,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寫自己喜歡的文字,喜歡自己喜歡的人,用最毒的語言、最逗逼的態度重塑你的三觀,洗滌你的靈魂,做一個熱愛生活、靈魂有趣,自帶春風的人。微信公眾號:歡語歡愉(ID:huanpress)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 昨天,看到朋友圈里有遠在他鄉的同鄉回到家鄉后發了一張圖片,圖片上配有家鄉的夜生活真是豐富多彩的文字說明。點開圖...
    陌上蓮花閱讀 603評論 2 7
  • 多年來,關于選擇大城還是選擇小城的故事與討論一直存在。轉眼間畢業已經三年,原來青春同行的小伙伴們對大城與小城的選擇...
    玉妃說閱讀 245評論 0 0
  • 偉娜如晤: 接奉賀卡,不勝欣慰。得汝寄卡,非同尋常;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倍感珍貴。遂欣然命筆,以期消除師生...
    清水一滴閱讀 393評論 0 4
  • 靜夜孤身賞月玩,唯見房頂不見墻;無邊無際天花板,中間鑲個小玉盤。
    隨興而發閱讀 283評論 0 0
  • 在周深的歌聲中,聽不到性別,也不需要去辨別性別?!叭缡俏衣劇薄耙娦悦餍摹保褪沁@樣??死锵D悄绿嵩f過,當我們看一...
    Anatta268閱讀 38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