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漳州市教育局等七部門印發《漳州市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市適齡幼兒入園率達98%左右,公辦性質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提高到50%,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幼兒達到85%左右,各級示范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到40%。
逐步實現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全覆蓋
根據行動計劃, 漳州市將加強統籌,優化學前教育布局結構,按照城鎮服務人口6000人設置一所不小于270人(9個班)規模的幼兒園;農村服務人口3000人以下的按3個班規模設辦園點,服務人口3000~6000人設置1所180~270人規模幼兒園。城鎮和農村按服務人口每增加1000人,即增加45個學位供給的原則,加強幼兒園規劃設置。新建幼兒園須嚴格按照2016年國家《幼兒園建設標準》要求規范建設。
著力抓好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鄉鎮中心園、小學附設幼兒園和村辦幼兒園建設,實現所有鄉鎮有一所較高標準的獨立設置中心幼兒園,大村獨立辦園、小村聯合辦園或建分園,每個村至少覆蓋一所小學附屬園(班),逐步實現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全覆蓋。
[圖片上傳失敗...(image-9ad0b0-1519039226595)]
<iframe id="iframe35767" src="javascript:parent.var35767;"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width="550" height="416"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0px; left: 45px;"></iframe>
(網絡配圖)
多渠道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
爭取市委市政府將公辦幼兒園建設列入每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內容。力爭到2020年,全市再配、改、新建公辦幼兒園項目203個以上。
實施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包,鼓勵社會資本融資辦園,鼓勵各縣(市、區)按照“社會投資,政府扶持,依法監管”的建設、運營機制,創新財政支出方式,通過“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舉辦一批公辦性質幼兒園。
力爭至2020年全市小區配套達30所以上
推動在城區規劃區范圍內的商品住宅小區開發、政府投資建設保障性住房或安置房建設中按規劃要求配套建設幼兒園,切實做到幼兒園與城鎮化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住宅小區開發商建成幼兒園后應按要求及時交由教育主管部門。力爭至2020年全市小區配套普惠性幼兒園達30所以上。
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移交情況專項整治,對未按規定建設、移交,或未辦成普惠性幼兒園的,要在2018年底前整改到位。
盤活國有和集體資產舉辦普惠性幼兒園
鼓勵用地緊張的縣(市、區)、開發區在中心區域利用閑置資源改建幼兒園。允許企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充分利用閑置房產,通過法定程序改變使用功能,改建為普惠性幼兒園。也可通過委托承辦方式由社會力量舉辦,實行租金補貼(零租金或低租金)和財政補貼相結合方式“民辦公助”。
鼓勵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高等學校、國有企業、群團、集體組織和部隊等創造條件舉辦公辦性質幼兒園,盤活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辦、閑置、改變用途的學前教育資源舉辦公辦性質幼兒園。探索建立以幼兒園和婦幼保障機構為依托,面向社區、指導家長的供給性嬰幼兒早期教育服務模式。
[圖片上傳失敗...(image-75905-1519039226595)]
<iframe id="iframe45934" src="javascript:parent.var45934;"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width="500" height="375"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0px; left: 70px;"></iframe>
(網絡配圖)
建立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服務機制
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幼兒園,引導和扶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改善普惠性幼兒園條件,滿足保育教育活動需要。認真貫徹落實《漳州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和《政府購買學前教育服務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完善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服務機制。
各縣(市、區)要按照“地方政府為主,省級差異化獎補”的原則和省級普惠性幼兒園認定和扶持政策,本著鼓勵民辦園發展基本理念,結合當地消費水平,針對各類民辦園實際,制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標準,逐年確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教研指導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
實施普惠性民辦園的分類管理,制定具體的購買服務實施方案,明確推進步驟,按標準對具備辦園資質的民辦園進行綜合評價、分類定級,將提供普惠性學位數量與辦園質量作為獎勵和支持的依據,為實施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園教育服務提供基礎。
鼓勵優質公辦園集團化辦園
鼓勵優質公辦園集團化辦園,加快優質幼兒園輸出先進管理理念和教學方式。各地可依托轄區內的優質公辦園為總園,利用回收回購小區配建幼兒園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閑置資產或調配其他富余公共資源改造建設的幼兒園,舉辦公辦性質自收自支的普惠性分園,實行集團化辦學。
創新幼兒園用人機制,探索實行“人員總量控制”管理。集團內幼兒園實行“人財物獨立、管理統一、研訓聯動、教師交流、捆綁考核”的模式,帶動集團內分園辦園水平提升。
扶持民辦幼兒園普惠優質發展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按規定享受教育用地、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并在達標晉級、教師職稱評定、評先評優、培訓研修、幼兒資助等方面,享受公辦園同等待遇。要通過組織示范性公辦幼兒園與其結對幫扶、選派公辦園骨干教師支教等方式給予幫助,并支持爭創示范性幼兒園。
加大本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力度
根據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的要求,擴大閩南師范大學、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等高等師范院校的學前專業師范生招生規模,加大本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力度。嚴控中職學校舉辦學前教育專業,適當開放高職院校舉辦學前教育專業,逐步實現師資來源合格化。
完善學前教育免費師范生教育制度,探索實施“本土化”幼兒園教師免費定向培養機制,加大幼兒園教師招聘補充力度,鼓勵各地采用臨時聘用、人事代理、退休返聘等形式購買服務,多渠道補充幼兒園教師不足。
完善幼兒園教師待遇保障機制
各縣(市、區)要通過生均財政撥款、專項補助等方式,支持解決好公辦園非在編教師、集體辦園教師工資待遇問題,逐步實現同工同酬。
引導和監督民辦園依法配足配齊教職工并保障其工資待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合法權益,并將落實情況列入民辦園年審內容,鼓勵民辦園按照國家規定為教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幼兒園教職工依法全員納入社保體系。
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師全員持證上崗
落實幼兒園園長持證上崗制度,鼓勵未持證上崗在園從教人員通過多種渠道繼續教育,取得教師資格證。鼓勵教師通過在職進修形式提高學歷層次,到2020年,全市幼兒園教師持證上崗率達到80%以上,大專以上學歷達80%以上。
[圖片上傳失敗...(image-c7d988-1519039226595)]
<iframe id="iframe55755" src="javascript:parent.var55755;"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width="538" height="355"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0px; left: 51px;"></iframe>
(網絡配圖)
提升幼兒園保教保育質量
深入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導幼兒園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制定教育計劃、指導游戲活動、安排一日生活,提高保教質量。
發揮鄉鎮中心幼兒園的輻射作用,加強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業務指導,探索農村鄉鎮幼兒園和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到2020年,各市要健全學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學籍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面向家長和社區開展公益性0~3歲早期教育指導。
[圖片上傳失敗...(image-dea217-1519039226595)]
<iframe id="iframe36470" src="javascript:parent.var36470;"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width="109" height="109"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0px; left: 265.5px;"></iframe>
如何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近日,漳州市教育局、漳州市財政局關于印發《漳州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的通知,對經認定的縣級示范性幼兒園以上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以納入學前教育政府購買民辦幼兒園教育服務獎補資金等財政資金支持范圍。
認定條件
幼兒園設置應符合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及幼兒園布局規劃,經縣(市、區)教育局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及相關證件,并依法登記。
幼兒園規模不少于3個班,活動室人均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需小、中、大班設置齊全,沒有大班額現象。幼兒園保教費不高于同級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最高收費標準2倍。
此外,幼兒園還必須有清晰的產權。須有土地使用證、房產證和立項、建設許可的明確批文;租賃園舍辦園的,其租賃場所應符合辦園條件,須具有距合同期滿不少于三年的園舍租用合同,且出租方的產權不存在爭議。
認定程序
具備條件的民辦幼兒園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原則上每年6月底前向所在縣級教育局提出書面申請。縣級教育局應在一個月內對申報的民辦幼兒園進行審核、實地考察和評審,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做出初步認定。
每年8月份前由各縣教育局通過官方網站或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申報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名單,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將認定結果匯總后上報市教育局。
收費為當地同質公辦幼兒園2倍以內
對經認定的縣級示范性幼兒園以上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以納入學前教育政府購買民辦幼兒園教育服務獎補資金等財政資金支持范圍。該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保教收費高于同級公辦園收費標準的差額部分由財政核定補足。
各級財政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財政補助資金應當全額用于幼兒園發展,用于幼兒園維修改善園舍設施、添置更新教玩具設備、支付園舍租金和教師“五險一金”、開展園長教師培訓等辦園支出,不得用于民辦幼兒園償還建設債務、平衡預算、回報舉辦者等支出。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還須在政府指導性收費標準范圍內制定具體的收費標準,其收費最高限價一般為當地同質公辦幼兒園保教費的2倍以內,報縣(市、區)物價局、教育局備案后執行,原則上學年中不得調整收費標準,不得通過提高伙食費等辦法向家長收取額外費用。
認定有效期三年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分為省、市、縣級示范性幼兒園和合格園四類,通過認定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有效期為三學年。如在有效期內自愿退出普惠性行列的,應于每年3月1日前以書面形式向各縣(市、區)教育局提出書面申請,并妥善做好后續工作。原則上以學年度為周期,不批準學年中退出。退出后,在園幼兒收費標準實行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
根據要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取的費用應當主要用于保障日常運轉、改善辦園條件和保育教育工作。對出現辦園行為不規范、違背學前教育規律、保教質量嚴重下滑、財務管理混亂、違規亂收費、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資格,停止其享受政府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政策,并在三年內不得再申報。對惡意套取、挪用補助資金的,應當取消或收回當年補助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