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的一大半過去了,這個節點似乎很適合寫點什么來總結一下最近的日子。
1.
最顯著的感受就是學校每天不一樣,可謂是日新月異。就像刷微博的熱門話題一樣,每刷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獲,有好有壞。即便是關注了十來個校園公眾號,依然會錯過很多精彩的活動,依然搶不到人氣爆棚的票。其實,活動也是良莠不齊,可惜我太盲目,還沒學會辨別和取舍。北京文化氛圍濃厚,學校亦是個走在前沿的高校;有人行走于各種活動中,亦有人喜歡宅在室內。除了霧霾特別嚴重的日子外,我都盡量讓自己多出去走動走動,博物館、美術館、話劇、朗誦會、講座……很多看似不務正業而又浪費時間的行為,會在未來的某一個瞬間成為彌足珍貴的記憶碎片或靈感花火。
2.
我很清楚,論專業學術,現在所在的學校肯定比不過專業院校。之所以從專業院校跳到綜合院校不就是為了將自己從白紙黑字案臺中解放出來?不就是為了試圖讓自己在按部就班的藍色性格中變得有趣些?已經不想沉淪于舒適區域內了,聽的音樂也好,看的風景也罷,讀的書也好,接觸的人也罷。自我不是給自己貼標簽,然后保持某一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相反自我是對自己的一種探索,一塵不變是多么索然無味,又是多么止步不前。
3.
狂躁的金屬搖滾、挑戰感官的展覽、晦澀難懂的文字、性格怪異的博士后……想嘗試不同的滋味,想體驗不同的事物。可以預料到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是會被不理解的人消解的,消解成顯擺和天真。但我承認這是披著華麗外衣的虛偽和貪心,想吃的是更美味的佳肴,想看的是更美的風景,想碰到的是更好的人,想生活的是更幸福的日子……只是在這之前我們要收獲辨別苦與甜、好與壞、晴與雨、黑與白的能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江南水鄉是優美,小橋流水是含蓄美,波瀾壯闊是壯美。以前,心胸太狹窄,見不得讓自己覺得渺小如滄海一粟的美。有些東西并不是不美,而是我欣賞不來它的美。
感悟總是很多,成果卻是太少。閑書總是看得很快,記得也牢。理論書籍的確讀起來味同嚼蠟,那也要繼續吃蠟。In addition,有些書如果不是老師推薦,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