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發了“揭開自然拼讀法的神秘面紗(三)”之后,剛好同事進來,看到我在看《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就問我,什么時候開始英語啟蒙才算不晚?我一本正經地說,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然后開始滔滔不絕地發表我的看法,當然大部分內容都是從安妮鮮花寫的上一本書《出國不出國》和這本才看了不到四分之一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這兩本書里提煉出來的觀點。但是隨著對同事孩子情況的進一步了解,我越來越覺得我之前的那句話似乎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
同事的孩子已經初三了,下半學期就要進入高中了,然后他現在的狀態就是不喜歡英語,媽媽只要給他看英語類電影(不帶字幕)或者給他放英文歌曲,他就很排斥,也就是說從心底里抗拒、討厭英語。然后我的建議是:讓孩子去嘗試學一下自然拼讀法,可能是國內死記硬背的背單詞的教學方法讓他深惡痛絕才會討厭、抗拒英語的。然后我就開始跟我同事講自然拼讀法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跟漢語拼音相類似,這么解釋我想孩子應該會有點好接受吧??墒钦f著說著,我就覺得似乎有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孩子會拼了,會讀了,可是不知道意思,怎么讓他實現英文自主閱讀或者流利閱讀。然后這么一搞,弄得我自己都有點蒙圈了,我們是中國人,畢竟不是英語母語國家的人,說實話我們看英文書的時候多多少少還是要轉化成中文才能看明白吧,也就是說我們即使能流利地“拼”、“讀”單詞了,也能流利地讀句子乃至文章了,可是我們如果不知道所“拼”所“讀”的句子、文章的意思,也等于瞎忙活。
所以,回過頭來我就在思考:自然拼讀法,是否有前置條件?
巧的是,就在昨天傍晚,閱益書社群里的瑩瑩給我發了一篇毛媽Carol的原創文章《你有沒有神話“自然拼讀”?》瞬間讓我茅塞頓開。——“對于母語非英語的我們的孩子,適合學習phonics 的,是掌握了一定英語聽力詞匯量的孩子?!钡拇_,這就是我在思考的,學習自然拼讀法的前置條件。
那么,這就要回過頭來繼續講輸入的問題了。多聽原版動畫提取的音頻,好聽的英文兒歌,多讀英文繪本故事,分級讀物,看優秀原版動畫等,通過不斷地聽讀,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增加聽力詞匯量,當輸入達到一定程度后,再去運用拼讀規則,那么可能聽音能寫,見字能讀就不再是傳說了。
那么就我同事孩子一個即將進入高中的孩子,除了讓他多聽多讀原版英文資料的方法外,是否還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呢?這或許也是我仍需要繼續思考的。
最后附上毛媽Carol的那篇原創文章,供參考。http://mp.weixin.qq.com/s/mt0CUlaBeGVzT3Z2mBMf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