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也會有人愛

說到渣男,懂的人該首先會想到就是日本80年代紅極一時的偶像歌手,被譽為“教科書級別的渣男”的近藤真彥。不管是劈腿也好,騙錢騙色也好,還是揮霍無度也好。當被冠名以渣男之頭銜時,你留給別人的好像也只剩下“罪有應得”。

前兩天心血來潮,想在微博上搜一下與徐志摩有關的內容,莫名的夾雜而來的竟然還有“徐志摩渣男”這一類標題。震驚、好奇,心里竟然還有一點慌張。任憑我多多少少對徐志摩的了解,那一刻還是有點不安定,害怕看到徐志摩我不知道,未了解的事情。我崇拜他,因為我知道他是敢愛敢恨的人,但是他卻不是不負責任之人,怎么會讓現在的人竟也冠名為渣男。打開微博里面那一條條正文,說實話心里放松了不少。我翻閱了一下,也看了一下那里面每一條正文的評論。大概的“渣男”的意思,基本一致,應該就是說因為徐志摩為了自己的愛情迫使自己的發妻張幼儀和自己離婚,不管不顧,再后來他和陸小曼婚后不幸福是罪有應得,是活該”。所以徐志摩拋開他的政治與報復就是渣男一個。甚至有的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湊熱鬧就發了一句“徐志摩就是個渣男,。讓我覺得十分可笑。在這個信息交流傳播速度飛快的互聯網時代,網絡性內容鋪天蓋地,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在不同的人手里就會產生不同的反響,也會扭曲到讓人難以理解。沒有人是絕對完美和神圣的,當你在不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在網上隨意去發布本該與你毫無相干的非事實的東西,不覺得很“不可理喻”!徐志摩已經離我們很遠了,沒人知道他在追求愛情的同時到底懷揣著怎樣的憧憬,但是他的抱負、他的理想、他的政治,他對近代青年的貢獻已經足以證明他不會是一個以“渣男”形象而存在的人。為此我還特意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渣男的定義”:渣男是指自我感覺極好、極度自私、擅長索取、不負責任,以玩弄別人感情為樂的男人。壞是三觀不正,渣是人品問題。

試問一下,一個自私自利,不負責任,三觀不正,玩弄感情,只知道索取的人所推崇的改良思想,所留下的文章詩句,所給予的文學理論,你們憑什么要去相信,你們憑什么會去效仿,又憑什么要去記錄和背誦?不覺得很荒誕可笑!說我偏愛也好,說我不懂裝懂也無所謂,至少相比這些人我算是了解徐志摩的,也不會沒有任何事情依據,滿口胡話。我一直說我崇敬徐志摩,他的敢愛敢恨,他的自由無謂,他的灑脫執著我都一并喜歡。對于他和張幼儀,就像《小腳與西裝》,兩個本來思想沒有任何交集的人偏偏被時代所束縛。而正是徐志摩的堅持,離婚后的兩個人反倒相處的更加和諧、融洽,也促使了那個被封建思想包裹的女人——張幼儀,成為了昔日人人贊美的女強人。或許唯一遺憾的就是,徐志摩比張幼儀更早前衛一些,我在想若徐志摩遇到的是離婚后的張幼儀,也許會是最適合的。畢竟,在徐志摩一生中,真正對徐志摩的愛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甚至不求徐志摩愛不愛她的,只有張幼儀能做到。

在徐志摩一生遇到的三個女人中,林徽因應該算是最幸福的那一個。這也就是我在偏愛徐志摩之后,對林徽因有偏見的原因。論成功,林徽因無疑是成功的;論家庭,她也有疼愛她的丈夫。對于徐志摩,林徽因至始至終的態度,只有曖昧不明和朦朦朧朧。或許徐志摩也沒有想到當他放棄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回國找尋的靈魂伴侶竟然在回國之后已經被梁啟超欽定為兒媳婦。而梁先生也曾寫信警告徐志摩不要對林徽因心存幻想。即使如此,徐志摩還是說: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兇慘之苦痛,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人誰不求庸德?人誰不安現成?人誰不畏艱險?然且有突圍而出者,夫豈得已而然哉?……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樣尷尬,凄涼的場面,任憑誰都應該做不到徐志摩如此。我不知道林徽因對于徐志摩的感情到底是什么的,也不想去知道,我只清楚在徐志摩寫的《偶然》這首詩中,是他對林徽因最好的愛。一見傾心而又理智的各有各的方向。那時候的徐志摩應該是遇到了精神上最大的一次打擊。

1931年11月19日,在身心飽受摧殘的情況下和依舊對愛抱有憧憬的幻想下,徐志摩遭遇墜機事故遇難。在當時的境況下,最讓人感到可悲又可憐的應該就是徐志摩一生中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個女人——陸小曼。如果說,張幼儀和徐志摩的關系是為了沖破封建束縛,那陸小曼和徐志摩的關系卻是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捆綁。徐志摩與陸小曼的相識相愛,說到底還是來自于陸小曼的丈夫王賡,也同樣是徐志摩的好朋友。正因為這樣,兩個人承受著外界的閑言碎語,過著浪漫,愜意的生活!只是到了后期,陸小曼由于生病,吸食鴉片,花錢大手大腳,硬是為這得之不易的幸福蒙上上了酸甜苦辣的滋味。雖然期間曾經彼此傷害,但也深深相愛。直到徐志摩逝世,他的深情,她的覺悟才讓這段感情終算圓滿。

我知道,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僅僅徐志摩和陸小曼這一段感情都不被理解,不被喜愛。但是我們又何曾知道,其實在陸小曼未遇見徐志摩之前她和她的丈夫王賡結婚半年就已承認失和,兩個人也根本性情不投。難道這樣的婚姻就應該被世人所認可?或許有人說我只是強詞奪理,但是在陸小曼和徐志摩相愛后,王賡也曾經對陸小曼說過:小曼,我想了很久,既然你跟我在一起生活感到沒有樂趣,既然我不能給你所希翼的生活,那么我們只有分開。你和志摩都是藝術性人物,一定能意氣相投,我祝福你和志摩以后能得到幸福。我欽佩王賡的大度,也惋惜這本該來之不易的愛情就這樣隨風而逝。徐志摩在遇難之前都想的是如何讓陸小曼變的更好,讓他們更好。如果徐志摩在對的時間遇到陸小曼,或許這三個人都不用受此煎熬。

徐志摩的一生短暫,也跌跌撞撞。他一生追求的靈魂伴侶和愛情,雖然很苦,但是他都認真對待。無論是張幼儀,林徽因還是陸小曼,他都是跟著自己的心走,也沒有去欺騙,不負責任。他所放棄的一切,他所追求的一切,都只是因為和那個時代顯得格格不入而被抨擊。若放到現代,或許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他那樣:敢作敢為,敢愛敢恨,敢去和所有的一切去對抗!他是值得去愛的,他是心懷善意的,他心懷大志,他不是你們口中“渣男”,他對待每一份感情都是認真執著的,他讓人感到心疼、無可奈何!

他會有人去愛的,一直都有,懂他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魚泡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