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子
伏地魔的一生是強大但卻是悲劇的,他認為自己唯一的弱點就是死亡,為此給自己準備了六個魂器。
他心機算盡,即將一步步達到權力巔峰時,他敗了。敗在一個他至死都不愿認可的魔法上。他無數次強調,這種魔法“幼稚、可笑甚至虛無。”
這個魔法的名字叫做——愛與被愛。
02 問題的核心
他確實早早的領悟了我們需要用十多年才能清晰意識的道理,可惜他腦袋里缺乏了很重要的一環,而且很可能這一環會讓他今后所有的優勢化為虛無。
無疑孩子擁有超強智力和認知水平,系統卻沒有給他(font color=red)匹配相應的情緒感知技巧和管理能力(/font)。
鄧布利多還說過,沉迷于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這里的生活,無疑指的就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影響你很難擺脫,它給了很多恥辱,但卻給了你一種渴望成功的執念。即便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缺少了愛甚至是惡意的。但你要做的是不是消除它,而是思考它,改造它,最終利用它。即便這個過程很痛苦,但因此思想上帶來的深邃將會讓你走得更遠。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子女雖然萬般討厭父母,卻活成了他們的樣子和性格。對抗意識一但形成,會潛移默化影響你的行為模式,在與他人的交往上,是不利的。
03 應該怎么做
當我發現一個人對某個群體有“絕對化傾向”的偏見時,我在和他們表達想法時,會很慎重選擇語言。因為我知道,這類人有很多偏執觀點,迫切需要別人認同。你說話不慎,會落人以柄。
什么是絕對化?就是在語言中用詞喜歡覆蓋整個人群的。比如某些網友的“現在寫熱點的,都是吃人血饅頭的畜生。”
你以為他真心在乎那個熱點的人嗎?肯定不是。他感覺你這個行為“賺到了錢”,這是很不道德的,必須拿出來鞭笞一番,安慰下內心。
我為什么說這個?我是想告訴你,寒門出身的“麻瓜”也是有與生俱來的力量的。這種力量就是感知別人和自己情緒,從細膩感情中尋找意志支撐的技巧。
?反常識
但你可曾想過,比起高端父母的引路,熊父母所展示的“此路不通”,會更有厚重感。會讓你在拿了幾千工資后,就想包養女友的美夢驚醒;會讓你看到父親拿著卡去銀行排隊的顫顫巍巍,暗自握緊拳頭。
平凡人細膩而又瑣碎生活里的情緒力量,不亞于先天有房有車。不過,大多數人都容易忽略它。
與原生家庭成員的互動模式會通過情感認知深入人的骨髓,當孩子意識到“父母拿他做虛榮心”,他潛意識就會害怕,自己辛苦獲得的成績,綁定在了家庭的戰車上,使得他無法后退。
于是這樣的他,在與別人建立關系時,會顯得高傲,容易感受到侮辱,易怒而沖動。
這便是情感獨有的不為理智所理解的學習模式,你需要了解這一點,清晰了你性格形成的軌跡,就能勾勒出你命運的軌跡。
04 感受
最引我深思的是作者對寒門子弟[與生俱來更強的“情緒認知能力”]的描述。
文章中提到的幾處專業性描述不太理解:
1.情感獨有的學習模式具體是怎樣一種學習模式?只包含與原生家庭成員的互動模式嗎?
2.新聞中的這個孩子擁有超強智力和認知水平,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情緒感知技巧和管理能力。——可理解成這孩子(稱得上寒門嗎?)的情緒認知能力相對較差嗎?
3.而寒門出身的“麻瓜”有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即感知別人和自己的情緒,從細膩感情中尋找意志支撐的技巧。——這段描述似乎又支持:寒門子弟天然擁有更好的情感認知能力,這樣是否與上一條觀點相悖了?
另,感到很溫暖的一個描述:“平凡人細膩而又瑣碎的生活中所蘊含的情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