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你在做什么呢?
睡到三竿日上,躺在床上玩手機到日落黃昏,然后叫個外賣繼續刷剛剛更新的韓劇?
我曾這樣浪費過無數個周末……
上個月我們家太后帶著少爺去三亞躲避霧霾,很多人說“那你豈不是很悠閑”,然而我的周末依舊很忙,忙著加班,忙著見客戶,忙著讀書會……
周末,少爺在海邊瀟灑,我在霧霾爆表的帝都上課,
一堂價格為5800元的寫作課!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要簽保密協議的課程,覺得還挺新鮮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就像行動派創始人琦琦說的:“我們要養成尊重別人知識產權的認知習慣,這樣今后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作為一個文科出身,從事了7年半文案工作的人來說,這堂初階寫作課帶給我的價值并不僅是體現在寫作水平的提高,而是引發了我對這些年自己寫作習慣和思維模式的反思。
所以今天我要分享的不是課程的內容,我只想說說我這兩天的思考和感受。
文章是寫讀者想看的,不是寫自己想寫的
當老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豁然開朗了。自打7月份轉到新媒體運營之后,總找不到寫文章的感覺,因為太學術化了,我寫得很費勁,看得人也很費勁,但我一直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
當聽到山口老師講“寫你自己想寫的那叫日記,寫讀者想看的才叫文章”,我突然就意識到我一直寫推文的模式都是“今天我想寫XX相關的”,所以我寫出來的東西沒辦法引起讀者的興趣。
從寫文章這件事繼而想到,平時我們所認為地對別人好是不是也一樣呢?我們所給出的到底是我們想給的,還是對方想要的呢?如果只是自己想給而非對方想要,又何以抱怨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呢?
價格會替你篩選出更好的東西
記得我從印度回來的時候在我們讀書會的小群體里做了場分享,正好提到“價格”與“價值”的問題,會長問我們能接受3小時價位在多少錢的課程,有人說100,有人說300,我說“只要它值,只要我有”!他們笑稱我就是喜歡貴的課程。
其實不然,我又不是冤大頭,我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我看重的是“價值”而非“價格”,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存在,同樣是3個小時,付出100元也許價值只有100元甚至50元,而付出6000元也許價值是10000元甚至更高。很多時候,價格已經替我篩選出了更有價值的課程,這個道理我也是最近幾年才明白的。
這里不得不提一位影響我很深的老師——李欣頻。記得第一次參加她的課程是2014年吧,那時候兩天2000多塊錢的課程在我看來非常昂貴,所以我還特意問了人力資源部的同事是否可以公費去聽,畢竟跟工作內容是有關的,當知道不能的時候我動搖過、遲疑過,但最終我告訴自己“不管公司報銷與否,學到的知識是你自己的”,于是我就歡天喜地地去聽課了,這2000多塊錢帶給我的是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
這兩年,我慢慢懂得了欣頻老師說的那句:“在買書、上課和旅行這幾件事上,我從來不考慮價格。”我始終相信金錢是流動的,我花出去的錢一定會加倍回饋給我。
節省出比價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都跟以前的我一樣,要買一件東西會在淘寶上來回比價,如果滿減或是包郵的話都會努力湊到那個數值,買一件東西甚至要花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現在我買東西基本就找那幾家我熟悉的店,如果是沒買過的東西可能就按銷量排再簡單看一眼評價就下手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不夠包郵就直接付運費,再也不會為了省掉10塊錢的運費而買一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錢花出去可以再賺,然而時間浪費掉就沒有了,很顯然時間是更有價值的東西!
很慶幸,我在30歲之前明白了“如果花錢可以節省時間,那就花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