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篇關于正面思維的文章,很有感觸,下面談談我對它的理解。
所謂“正面思維”,其實跟幾年前的“正能量”概念很像,其本質是關注事情好的一面,而非壞的一面。遇到問題、困難時,盡量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只盯著壞處。正面的思維能夠帶來好的結果,負面的思維只能帶來壞的結果。
從統計的觀點去看。現實生活中,我們所擔憂的大部分壞的事情,都不會發生。所以沒有必要為了可能發生的壞事,而整天憂心忡忡,擔憂煩悶。
從大腦的思維機制去看。潛意識并不能識別我們想法的好壞,任何想法到了潛意識里,潛意識都會把它當成真實的。所以,對于一件事情,你如何去想,真的非常重要。你的想法最終決定了你接下來的行為。
心理學上有個詞是“應激反應”。指的是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對事情進行解讀,人的任何情緒、感覺、思想,其實都是大腦對事情的解讀帶來的,而不是事情本身。所以,任何人都對自己的情緒反應,各種想法有完全的自主權。不是發生的事情決定了你想想法,而是你對事情的解讀。只不過你并不一定知道這一點。
有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陰影總是和光明相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正面意義。再糟糕的事情也是。所以,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即使是對你來講非常糟糕的事情,也有其正面的意義。
你的問題,其實只屬于你。別人就沒有你遇到的問題,他有屬于他自己的問題。你的問題其實就你的功課。所有的問題,都是一種信息,就像生病是為了告訴當事人自己的身體哪里出了問題一樣,其它的問題其實也是一種信息的傳遞機制。
你的問題是過去行為產生的結果,告訴你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資源,你遇到的問題也就不稱其為問題了。問題之所以會找到你的身上,是為了幫助你,提升你。
如果你明白了上面的話,那你應該能夠想通:只有你自己會真正的成為你自己的絆腳石,而不是別人,或其他的任何事。別人遇到的問題雖然跟你不同,但其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別人也有他自己的功課要做。
不要有受害者思維,不要保持著奉獻者思維,不要覺得別人對不起你,世界對不起你。那些想法會害了你。所以,要學會審視、發現、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把習慣性的負面思維方式轉換成正面思維方式。沒有什么比負面思考更快的帶來最糟的結果,也沒有什么比正面思考更快帶來最好的成果。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非常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你真的想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至少要學會對自己思維的“覺察”,然后還要堅持去實踐。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如果你只是堅持一兩天,然后就放棄了,也屬人之常情。但千萬不要因此而認為本文的觀點是錯誤的,沒有用。
始終要有好奇心,以及直面現實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