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題角度
百度智能大會,一大批AI產品研發出現,無論是人工智能汽車還是智能音箱,一系列的產品必將替代傳統產品。而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出于基層員工,技術和管理能力較為一般的職員,是否會被取代,他們的出路又在哪?
因此,文章的切題角度就是人工智能與職業危機。一方面,大家對新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另一方面,涉及到個人的職業路徑和危機,大家都會比較關注,尤其是處在AI覆蓋下的崗位人員。
二、中心論點
人工智能將會取代絕大多數的基礎崗位,人類只有不斷地自我迭代和突破才能適應新時代。自我迭代和突破,只有不斷地學習。真正實現終身學習,才不會被機器取代。
三、行文結構
1、講述百度智能大會的現場和最前沿的科技產品,引出人工智能與基礎崗位之間的矛盾和個人職場危機。
2、舉例說明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取代的崗位,美國智能機器人寫稿取代編輯記者、無人機拍攝取代攝影記者;京東無人機威脅快遞行業;阿里AI“魯班”每秒做8000張海報......
3、根據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和潛力,羅列十大最容易被取代行業崗位。
4、分析這個行業崗位的特點,以及人工智能的局限,得出結論,目前人工智能還不會完全取代這些崗位,但是這些基礎性崗位被取代只是時間問題,人類需要在這有限的時間內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知識技能。
5、文章結尾引出在線教育產品,完成閉環。
四、主要素材
1.百度智能大會相關報道
2.美聯社2014年推出寫稿機器人,騰訊使用機器人寫新聞
3.京東智能快遞車
4.阿里AI“魯班”
5.人工智能取代的行業崗位分析的相關報告,包括知乎、百度、新聞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