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場夢

#我這十年#

想了好幾天,這篇文章的題目該叫什么,最終還是沒有想到更為合適的,暫且用這個俗之又俗的名字吧。

此時此刻,我獨身一人坐在30幾平的出租房里,空調的溫度剛剛好,窗外是夏日午后的蟬鳴,還有空調外機的轟隆,街道上一直在裝修的大商場是開業了吧,喇叭的聲響也時不時傳到耳邊。

幾天前,頂端新聞的蘇老師問我是否可以寫一篇,我不假思索道,“我要寫,雖然沒有跌宕起伏,卻也值得記錄。”

那么,我又該記錄些什么呢?

十年,在人生的長河里,也算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跨度了吧。

【一】

我的思緒飛到了2012年。

那一年的這個時候,我剛剛高考結束,在父親的鼓勵下,和同學一起外出蘇州做暑假工。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出省,跑那么遠的地方,懵懵懂懂,對這個社會充滿好奇與未知。

沒想到的是社會仿佛對我并不那么友好,現實給我一記狠狠的耳光。

從小在父母親人溺愛中長大的我幾乎很少獨自去面對和處理一些問題,可是從小生性羸弱的我這一次徹徹底底的倔強一回。

我們一行五人在經歷了被騙、被偷、挨餓、露宿街頭之后,并未選擇退縮,而是還抱有期望地去中介找工作,可還是被中介耍的團團轉。

終于,那天半夜十二點面對中介老板的恐嚇時,脫口而出的那句“我們從來就沒有想活著回去”之后,老板突然變得和聲和氣,勸慰我們第二天一定幫我們找到工作,并做了保證。

第二天真的把我們送進了廠里,雖然工作很累,但終究不用挨餓了。

我們幾個人湊錢租了一間屋子,湊合著住。

可后來的經歷也并非一帆風順。

兩個月后,我們即將踏上回家的列車,還被票販子忽悠了一番,差點回不了家。

坐在回家的列車上,我回顧兩個月里噩夢一般的經歷,滿心感慨,在日記本上寫下一首《蘇道難》。

而經歷了這些之后,我才懂得這個社會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般美好,也才發現自己骨子里的倔強和不愿服輸才是真實的自我。

是的,初入社會就被狠狠地上了一課,我想這一課我會永銘在心,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當然,也成了我人生當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這段經歷,讓我收獲了幾個一輩子的朋友,后來每每回想起,我們都會逗趣說我們曾經患難與共過,如今十年過去,我們也都有了各自的不同人生,他們也都陸續成家,當年的意氣風發和無所畏懼都變成了肩上的責任和擔當。

【二】

在經歷了數年的焦慮和掙扎之后,我也終于了了父母的心愿,考上了大學。

我的人生算是進入了新的賽道,一個嶄新的未來,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緩緩開啟。

2012年,我二十二歲,一個對別人來說都要畢業的年紀,而我剛剛步入大學。

大學五年,我并不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也并未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業上。

因為我幼稚的認為大學只是一個人格熏陶的場所,學習有時候顯得并不那么的重要;

也因為我固執地想要在大學時光里彎道超車,把曾經中學時代失去的時間彌補回來,讓自己盡早適應社會。

所以,我貌似干了好多事,幾乎一半的時間都放在學習之外。

參加社團,積極付出,做到了文學社社團副主席;

在好朋友的“威逼”下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當了班長,后來又被輔導員選為導助,從幾乎不被所有人認可,到成為所有人口中的“東哥”,讓我相信只要真心付出,總會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為圓自己的支教夢,加入愛之翼社團,從收瓶子、賣報紙、擦皮鞋到管理圖書館、協助隊長出謀劃策,再到被推薦競選副隊長,只是我覺得自己精力有限委婉拒絕,但并不妨礙我為組織的付出。

只不過,從始至終我也沒能夠達成心愿去鄉村支教,因為我們專業課設安排和支教時間的沖突,支教夢終成遺憾;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成了程老師的私人助理,幫他照看教室公寓的房子以及負責給同學們傳達上課事宜,還學會了如何使用公眾號編輯發文,每天幫老師發一篇有關風水的文章進行知識普及,沒錯,程老師帶我們的課程是環境心理學,其實也是風水學。

我還在飯店里端過盤子,周末去書店買書,假期依然樂此不疲地外出打寒暑假工,慶幸的是再也沒有遇到第一次出去時那樣的遭遇。

除了大二那年事情太多,分身乏術,有時候為了忙社團的事情而選擇逃課,最終也掛了一科中外建筑史之外,好像成績也說的過去,在專業所有同學中間始終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在即將畢業的時候,我找到了一份給小學生課后輔導的代課老師的工作,也算是圓了我的支教夢吧,這樣安慰自己。

那些日子里,和孩子們在一起過的特別開心,我會在每天下班后坐一兩個小時的公交車上把這一天在輔導班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發在簡書,算是對那段經歷的記錄。

沒想到的是,若干年后,我收到了一條留言,一個叫萌萌的孩子在我的文章后面感嘆時光的飛逝,她說很懷念那段不長日子,也感謝我教會他們一些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讓我感慨萬千。

對了,2015年我正式加入“鄭州十點讀書會”,這是一個讓我感受到社會溫暖的組織,書友們來自各行各業,都對生活充滿期待,用大家總結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一群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生活著的一群人”。

在這里,有我的同齡人,有比我年長一些的哥哥姐姐,都在我的大學時代給予我幫助和慰藉,那時的我們有著共同的理想,每天線上打卡,交流讀書心得體會,也對某一個話題展開討論,每個月一次線下活動,大家提前報名準備,帶著自己喜歡的一本書,和書友們見面聊天,換書活動,滿滿的儀式感。

所以對于“十點讀書會”,我有著深厚的情感寄托,也讓我覺得離夢想又近了一步,那一年我不斷的輸入輸出,一年時間在簡書上發表了十五萬字的輸出稿。

她讓我知道這個社會有的不只是惡,更多的還是善。

雖然后來大家因為各種原因陸續離開,鄭州十點讀書會也漸漸不了了之,大家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這些年過去或許都已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那些年里我所獲得的收獲與友情一直陪伴著我,給我力量和勇氣。

現在我重回鄭州,重新把讀書會操辦起來,可一己之力,終究不能再復當年的模樣,也許有些事情,真的不必太過執著,有些經歷,放在回憶里就已很好。

此時太陽已經西下,斜陽灑在墻上,滿面銀光。

窗外也多了些喧鬧,幾個孩子在二樓的平臺上玩耍,突然聽到一個稍大一點的孩子大聲說道:“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

我不禁慨嘆,當初我像他一樣大的時候怎會說出這樣樂觀且有哲理的話?

【三】

畢業時的我或許是幸運的,去到了心向往之的城市——成都。

我喜歡這個城市不只是因為那里有美食和美女,其實我對這些是無感的;

我喜歡她是因為她是包容的,不論你來自哪里都可以在這里安身立命,找到歸屬感。

這個城市也是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城市,不論你到藝術館、博物館還是茶館、飯店甚至是一個街角公園,無不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所以,當我重新回到鄭州操辦“鄭州十點讀書會”也是因為有一個瘋狂的想法。

說實話,雖然我曾經在這個城市上學多年,從心里還是對鄭州有些許偏見。

因為我一直認為雖然地處中原的鄭州擁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好像并沒有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大家為生活為工作而忙碌,這些精神的內核并未得到真正的體現。

所以,當初我回來給自己許了一個愿,希望有一天,鄭州這座中原大城,真真正正的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每個生活其中人們的日常中,揉進骨髓里,體現在大街小巷的每個角落——在公交上,在地鐵上,在咖啡店里,在超市,在商場,在每一家飯館里,目之所及,都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書香氣息,讓這個城市充滿溫度與靈魂。使我們的精神更豐富,生活更多彩。

成都還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態,老城區的慢生活和新城區的快節奏。

作為年輕人肯定是要適應快節奏的,高新區寫字樓里通宵達旦者有之,凌晨下班在喧鬧過后的街道踽踽獨行者有之,通宵完又一刻不停帶著文本去甲方匯報者亦有之……

沒錯,以上這些我都經歷過,我享受加班的感覺,因為我能感受到自己因為不分晝夜的加班付出而自身能力如雨后春筍般瘋長的樣子。

我享受加班還因為身邊有一群不用勾心斗角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同事朋友們。

那些年里,我們像戰友一樣一起并肩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交付一個又一個項目,偶爾閑暇之余,也會一起吃個大餐,點一次燒烤,涮幾次火鍋,從項目的點滴細節聊到對甲方無理要求的吐槽再聊到心向往之的未來生活,從夕陽西下聊到飯店打烊。

偶爾公司也會組織聚餐或者外出團建,增加同事們之間的凝聚力,因此,我也得以去到一些之前只是在電視上見過的地方,比如充滿神話色彩的峨眉山,比如擁有“天空之境”之稱的茶卡鹽湖,比如水藍如海的青海湖,比如擁有“西部第一漂”美譽的虹口漂流……有時候也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不同的濕地公園或是一座座網紅橋打卡游玩,或者去酒吧、KTV通宵達旦。

那樣的日子是充實且富足的,那三年的日子我沒有浪費。

是的,隨著自身能力的成長和不分晝夜的付出,收入也是看得見的節節攀升,第二年收入就上升了50%,第三年30%。

只可惜,正在事業上升期的我,因為各種不確定的未來,在猶豫徘徊了半年之久后,終于選擇了離開。

2020年春節,我沒有回家,而是一個人在成都過年。

我想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想想,也許真的到了一個關鍵節點,在父母的建議下,我猶豫不決。最終還是決定要回來,回到我曾經生活過五年的城市——鄭州。

因為那個春節給了我很強的底氣,我給不同的公司投遞了簡歷,出人意料的各種好消息不斷,幾乎所有公司的HR都給我發出offer邀請,并且滿足我所提出的所有合理要求,甚至有一家公司的總經理還許諾給我專門成立一個團隊帶領,我喜出望外,也許我過去的三年真的成長了太多。

我婉拒了他們所有的邀請,在春節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我遞交了辭職申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們沒有想到曾經那個上了發條一樣拼命加班的我竟然要離職了,那個深受領導重視放心交付任務的我要離職了。

更出乎我的師傅寶哥的意料,他是我進入職場的領路人,我所學到的所有本領都是他交給我的。

他沒有挽留我,只是一個勁兒的說,“我覺得你沒有想好,我覺得你應該再好好想想”。

那天晚上,我們兩個在奶茶店聊了很久,卻始終沒有跟他說出那句一直想說的“謝謝”。

辦完了所有的交接手續,我在出租屋里親手做了一大桌子菜,叫上同去的那些同學朋友們,吃了和他們一起的最后晚餐,吹牛打屁,一如我們剛來時的模樣,三年多的時光,并未消磨掉我們之間的情誼,或許又更深厚了。

深夜十點左右,他們都走了,重新回去公司加班。

如果我沒有離職,這個時候的我應該也仍在公司忙碌。

我獨自在沙發上坐了好久,電視開著,卻不知道播放的什么內容。

終于起身,默默把餐桌收拾好,擦洗完鍋碗瓢盆,把地打掃干凈,收拾好第二天要帶的行李,我這幾年買的書裝了滿滿兩大箱。

終于還是給寶哥發了條微信,“寶哥,我走了,就不再跟你當面告別了,有些話當著你的面不好意思說,你是我畢業后在這個行業里的第一個領路人,這些年謝謝你,教會我很多東西,我也成長了很多,收獲了很多,雖然有時候在工作上也會和你爭執,但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師傅。哈哈,說這話顯得有些矯情了,如果以后有機會再來成都,咱們好好喝一頓。”

寶哥幾乎是秒回,他祝我一路順風。

半夜十二點,他依舊在公司加班。

【四】

第二天,我拉著行李坐上了前往拉薩的火車,這個多年來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夢想,這一次真的實現了。

但內心并未多么的心潮澎湃,反而平靜的不可思議。

從成都到西寧,從西寧到拉薩,一路上在火車的轟隆聲中看車窗外轉瞬即逝的風景。

陽春三月青翠的枝條散發著綠意;

青青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書中景象;

丘陵延綿,起起伏伏像平靜的湖面冒起了水泡;

黃沙漫天,綿延數公里不見邊際的浩瀚壯闊;

白雪皚皚中整個世界仿佛沉寂了一般。

一天之中經歷了四季,我很慶幸這次的決定。

當我站在車窗內看著眼前不斷變換著的景象,我開始心潮澎湃了起來,原來這個世界真的如此豐富多彩,原來我的生活也可以不只是加班和無所事事,在熟悉的狹小圈子里過著熟悉的每一天。

然而,到達目的地卻并未讓我有在路上那樣的感受。

除了高反頭痛之外,布達拉宮、大小昭寺每天洶涌的人流,讓我擁有到了一個跟之前到過的任何其他景點一樣的感受,除了人頭攢動的游客和導游說了無數遍的歷史典故解說,并無不同。

要說有不同,只不過是這個景點跟其他景點的地理位置不同,發生的歷史故事不同罷了。

并未感受到布達拉宮在人們心中的神圣,那里的僧人還要配合以方便游客參觀。

唯一讓我震撼的是,虔誠的朝拜者,不論人聲多嘈雜,不論道路多崎嶇,他們全神貫注目標執著地往前,緊閉雙目,雙手合十,伸過頭頂,匍匐在地,起身,向前走,再一次緊閉雙目,雙手合十,伸過頭頂,匍匐在地,并口中念念有詞。

我看不懂他們的朝拜,卻對他們虔誠的行動感動著,看著他們的時候世界仿佛安靜了下來,沒有了喧囂,更無焦慮。

我只在那里呆了兩天,除了參觀頗具盛名的大小昭寺和布達拉宮外,我還騎車轉遍了整個拉薩小城,這個城市其實并不算大,主城區的樓也不高,都是五六層的聯排建筑。

參觀布達拉宮時導游告訴我,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拉薩所在的位置其實是個淡水湖,后來變成盆地,再后來人們在這里建房定居開始繁衍生活,于是有了城市,所以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無法承載像一二線城市那樣的百米高樓的荷載。

第一次體驗高反,頭痛欲裂,徹夜難眠,仿佛帶了緊箍咒一般。

最后一天我去到大冰曾經呆過的大昭寺廣場曬了一下午的太陽,看廣場上人來人往,朝拜者和游客絡繹不絕。

天空很藍,云也很白,廣場的長凳下面側臥著一只毛茸茸的大黃狗,慵懶地看著周圍,時不時用頭蹭我的腳踝。

只是我坐在長凳上昏昏欲睡,并不曾有心情去和它玩耍。

在來拉薩之前,我是打算要到大冰的小屋喝一杯風花雪月的。

可是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到,經過詢問才知道,就在我去的前一個月,大冰的小屋拉薩分店關門了。

甚覺遺憾。

我并未買到直達鄭州的火車票。

于是到蘭州中轉,夕陽西下時分到達。

幾個小時的等待里,我并未無所事事,而是拉著行李箱去到離火車站最近的小鎮,吃一碗正宗的蘭州拉面,體會那里的風土人情。

就像我去拉薩時到達西寧站中轉一樣,在等待下一趟列車的間隙,去參觀了文廟、清真寺和北禪寺。

我雖然是個無神論者,但依舊喜歡寺廟里安靜的氛圍,總讓人有一種“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之感。

偌大的“西寧歡迎您”懸掛在北禪寺的山坡上,耀眼且醒目。

都說拉薩是朝圣者的天堂,多年來我也心向往之,但真的來了,卻并未得到醍醐灌頂般的頓悟,只是多了一些經歷而已,完成一個心愿罷了。

【五】

回到家里我并未安心躺平,其實內心愈發變得焦慮不安。

因為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是基于一定的經濟基礎的。

面對現實,最要緊的還是要盡快找到一份相對穩定且薪酬滿意的工作。

慶幸的是,因為前幾年打下的堅實基礎,讓找工作這件事對我來說并不是很難,難的是如何選擇。

因為內心莫名而來的焦慮讓我很不淡定,最終還是沒有能夠理智選擇。

去到了我曾經實習過的公司,在這個公司的兩個月里,我過的并不快樂。

一是因為工作的變動,工作模式的不同,讓我一時難以適應;

二是公司落伍的管理制度讓我心生不滿;

三是薪資的發放并未達到我的合理要求;

雖然公司的領導都是老熟人對我也都很重視,初到公司就讓我獨自承擔很重要的項目任務,這一點我特別感激。

但是最終我還是說服不了自己適應公司的模式和接受滿足不了我日常開銷的薪資水平。

于是,在眾人的挽留聲中我還是決定離開。

去到了一個我當初面試時相談甚歡的公司,只是當時這家公司給我的Offer晚了一天,而我卻在沒有等到通知的時候就已經做了選擇。

所幸的是,當我再次加入,它還是選擇張開雙手迎接。

我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一是因為工作模式是和我之前習慣了的工作模式是相匹配的;

二是公司的工作氛圍讓人有種家一般的感受;

三是能夠提供平臺和機會讓我得到歷練和進一步的成長;

四是薪資達到了我提出的要求。

我本以為就像我給自己制定的計劃一樣,三年,不論是在工作能力上還是在薪資水平上,再上一個新臺階,就像剛剛過去的三年一樣。

那時的我,對自己充滿自信,對未來充滿幻想。

于是,我拿著年終獎金買了輛家用代步車。

可沒想到的是,不到一年時間,因為疫情的反復,因為洪水的到來,更因為政策的變故,這個行業以讓人猝不及防之勢,一路狂跌。

也牽動了其他無數行業,全國人民一路哀嚎,各大小媒體不斷唱衰,即使政府意識到矯枉過正,想要及時糾偏,也為時已晚。

大約從2021年底開始,幾乎所有人都對樓市失去了信心,成交量不斷下滑,不斷刷新歷史最低記錄。

各大城市土地流拍嚴重,爛尾樓盤一個接一個,法拍房數量驟增,維權聲此起彼伏,卻也得不到回應……

我所在的公司也沒能逃脫行業的沖擊,因為服務客戶的資金鏈斷裂,導致設計費用收不上來,進而引發公司內部管理制度的缺陷暴露。

雖然管理層壯士斷腕,及時糾正錯誤,改變管理制度和模式,不得已裁員降薪,節省開支,也未能夠讓公司很快進入穩定的軌道。

半年過去了,所有人還是人心惶惶,不知道此刻是不是最壞的時刻。

雖然萬科董事長郁亮已經再次預言,目前是地產行業已到了觸底反彈的階段,但誰也不敢保證在反彈之前的觸底時間會持續多久……

【六】

大學班導師盧老師聽說我回來了,打電話給我,并邀請我去參加學校七十周年慶典活動。

我萬分高興,也深感榮幸。

被邀請的三十多人是來自從1995年到2017年三十多年的時間跨度的畢業校友,而我是被邀請的所有校友中畢業最晚的一屆代表,其他各位師兄師姐大都已在社會中摸爬滾打數十載,都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并承擔著自己該有的社會責任。

同屆的同學聽說我去參加校慶,都很羨慕,我也很激動,特別感謝盧老師。

當然內心也誠惶誠恐,還提前跑到學校面見盧老師。

一是畢業多年應當去看看,那天晚上,她帶著我在校園里散步,給我講這幾年學校的變化;二是向她請教校慶當天我該做些什么準備,她安慰我道,“你不用擔心,也什么都不用準備,就是想讓你來給各位老師你的那些師兄師姐見見面,向他們學習學習,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校慶當天,開見面會的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盧老師還故意要我多講兩句介紹自己。各位師兄師姐聽到我說是到場畢業最晚的一屆,都給我投來贊許的目光。

我終于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

只是很遺憾,我沒能參與和各位老師及師兄師姐的合影留念。

因為她,一個時隔多年重又相識的女孩兒。

事先我并不知道校慶活動該是怎樣的流程,所以沒有邀請她一同前來。

只是開會剛到一半時,她說想來參觀一下我們學校,并說“你忙你的,不用接我”。

于是坐公交、地鐵輾轉前往。

我偷偷從會場離開去校門外接她,帶她參觀我們學校的龍灣湖、彩虹梯、足球場、圖書館……,那天她很興奮,帶著好奇與對未來的憧憬。

盧老師在招呼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飯的時候,還給我打電話問我跑哪兒去了,還硬要我過去找她拿了兩張飯票。

食堂的人很多,我們排了很長的隊,在我們倆吃飯的時候看到盧老師在群里發來的大家的合影,我端詳了很久,甚覺遺憾。

也許人就是這樣,如果我那天沒能受到邀請沒能參加校慶,是不是也不會有因為參加不了集體合影而心生遺憾了?

就像我和她的分開一樣,除了留在心底的美好回憶,更多的可能還是遺憾,遺憾一個好的開始為什么不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遺憾為什么沒能在最好的年紀有足夠的能力給她想要的一切?

【七】

董宇輝說有時候遺憾是對的,遺憾會提醒我們,該說的話要說,該做的事要做,每當糾結某件事要不要做,會不會留遺憾的時候想一下時光穿梭五年后,再回首這段歲月,如果做了后悔還是不做后悔,答案瞬間清晰很多。

是的,曾經因為自卑而難以啟齒錯過了太多,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當初早點聽到這些話是不是結局就會不一樣。

我曾經有一個異父異母的“親妹妹”,這是我定義的我們的關系。

她也認可,每次打電話都“哥哥、哥哥”的叫著,好像真的一樣。

我們相識于十四年前,2008年夏天。

這樣寫著,是不是應該發生點什么才比較合乎情理。

其實并沒有,那個時候的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高中同學,只是比那些見面只打聲招呼或連招呼都不打的同學要更熟悉一些。

我們的故事其實開始于2013年的某一天。

那個時候剛剛開始用微信,從好哥們那里聽到了這個熟悉的名字,又聽說她出國留學,心中肅然起敬,于是要了她的微信。

從匆匆那些年的課堂小事聊起,到因為不會背課文英語老師讓我們當眾罰站或是去操場跑圈,又聊到我幫她打水一整年,其實并非心甘情愿,只是迫于班長我的同桌的威逼利誘,既然打水,兩只手拎壺是不是要更平衡些,于是幫她打水只是順帶的事兒。

我們又聊到她是如何倔強地選擇大學,如何幸運地有機會公費出國留學,如何又為履行合約要在國外呆夠至少十年……

從此以后,她每次回國,都要先來鄭州,帶著她高中初中時的閨蜜找我們玩耍,在一起聊天,一群人什么都不做,只是在湖邊坐一整天曬曬太陽吹吹風都有聊不完的話。那個時候,我們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也有對未知的恐懼和擔憂,青蔥且美好。

直到她談了戀愛。

那天坐在我們校園龍灣湖畔,她小心翼翼地湊到我的面前說道:“哥,我談戀愛了。”

我忘記了我當時是怎樣的反應,只記得貌似過了好久,我才故作輕松地說道:“好事兒啊,你終于找到歸宿了,那以后我也就是名副其實的哥了。”

只是說恭喜的時候,笑容在臉上僵著。

聽說過一句話,再好的異性朋友,當一個人談了戀愛以后,就會不自覺地疏遠。

我以為我們不會,她也以為。

可是我們都錯了。

我們再不像從前一樣無話不談,或者說是從無話不談到了不知談些什么。

后來她的閨蜜告訴我,她覺得我們兩個在一起可能更適合。

我笑笑,沒有回應,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因為我自己也弄不清楚我們之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或許我們都曾天真的害怕失去,因為害怕失去,所以更加珍惜友誼。

更因為我不知道如果我們在一起,會有怎樣的結局,那個時候的我什么都給不了她,也許只有哥哥的身份才可以正大光明地關心她,給在異國他鄉的她一些精神的力量吧。

后來一天晚上,她給我打來電話,哭哭啼啼,訴說著她和他之間的不合適和如何分離。

我只是聽著,什么話都沒說。

后來我寫了一首自以為歌。

一直想寫一首給你的歌

下筆卻不知該寫些什么

我不會譜曲也不會唱歌

你就權當一首詩念著

十年的友誼十年間我們無話不說

就像真的一樣你叫著我哥哥

就像真的一樣我不敢妄加揣摩

那天你拉著他告訴我說

我交了個男朋友? ? 哥哥

我說恭喜時笑容在臉上僵著


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無話不說

我們也好久沒有聯系過

也不是不想彼此聯系

只是冥冥之中有了些無法言說的隔膜

那天你突然哭著打電話給我

訴說著你們的不適合

怎么辦? ? 你這么問我

我只是聽著什么都沒說


或許吧 你會覺得我突然的冷漠

因為我不能幫你擺平你的不知所措

或許吧 對你的生活我不能夠抉擇

雖然我是哥哥卻依舊沒有資格

或許吧 我理應是一個胸懷寬廣的哥哥

我只是一個僅能夠給你安慰的哥哥

連一個肩膀都借不得


很早就想寫一首給你的歌

不想卻一再蹉跎

我是一個五音不全的哥哥

卻被你一直記著

茫茫人海那么多人擦肩而過

煩了累了想傾訴的時候卻都覺得不適合


很久沒有聯系了

突然想打電話跟你嘮嘮嗑

卻發現你的生活已被忙碌充斥著

我們聊了很久

彼此訴說著言不由衷的生活

你堅強了很多而我卻變得軟弱

鼓了很大勇氣的我終于什么都沒說

不是害怕不是擔憂而是突然明白了

明白了有些話放在心底可能更適合

我以為工作后的我可以給她提供更優渥的生活,我以為等到她回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兌現從不曾說出口的承諾,我以為這么多年我們都單著是在期待一個心照不宣的結果。

可是我以為的只是我以為。

她說這么多年過去,我們只是彼此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我們都錯過了最好的年華,我們所有的交集都只是在回憶里,我也忘了從最后一次見她到現在有多少年了。

那天晚上我喝的酩酊大醉,打電話給她,說了些什么我早已完全記不得,只是第二天醒來,才發現她決定從此在我的世界里消失。

我一個人在出租屋里,看著夕陽發呆,直到太陽落山,也沒有想起我們都聊了些什么,也是從那天開始,我決定不再喝酒,這個她曾經勸我無數次的習慣,這個讓我做真正自己的助推劑,從此,就真的戒了。

只可惜,在我的人生里,又多了一個永無彌補的遺憾。

而立之年的年紀,終究逃不脫世俗的束縛。

在父母親朋的責備和鞭策聲里,我開始接受相親。

見了不知道有多少個,都不了了之,因為我從來都沒有跟任何人說過真實原因,那就是她們一個也不像她。

就在我看了一下午夕陽的那天,我決定跟往事道別,開啟新的生活。

也許有些時候就是這樣,當我們放下自己的固執,當我們學著抬起頭看路,才發現原來路上不只是有泥濘,遠處的田野繁花盛開,充滿希望。

參加同學婚禮的時候認識了她,和我同在一個城市的昔日同窗,可曾經的我們并不熟悉,只是聽說過而已。

回家的時候我們順路,我開車送她,初見時的模樣都是那么美好,帶著好奇與試探。

可那個時候的我并沒有心思開始一段新的感情,不是因為她是誰,而是因為不論她是誰,我都沒有做好重新認識一個人的準備。

我剛剛換了工作,換了城市,一切都在適應當中,我算是一個把事業看的比較重的人,工作還沒有穩定下來之前,我不確定能給對方一個怎樣的未來。

可是,她的主動讓我無法拒絕,老師問我“這是你女朋友嗎”的時候,我猶豫著該如何回答,看到她下意識的臉紅,我便也有了答案。

我重新組織起“鄭州十點讀書會”,她積極參與,每次我問她要不要去的時候,她那句“你去我就去”的回答,讓我有種被依賴的錯覺。

正如《小王子》所寫的那樣,“是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花費了時間,才使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是的,對彼此來說,我們開始變得重要起來。

那天我們從家里一起來鄭州,她告訴我說,當聽說我要去她家里拜訪,她的媽媽激動地落淚了的時候,我在心底對自己說了一句,“這輩子,就她了”。

我以為我抬頭看路的時候,終于找到了那一只屬于我自己的玫瑰花。

而我也為自己在工作中拼命付出找到了最為合適的理由,我覺得我的人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只可惜,人生總有變數,事情的發展總是不會像電影劇本那樣按自己的設想演繹。

我們還是分開了,分開的原因,俗不可耐,因為暫時不能夠在生活的城市擁有一套屬于我們自己房子。

我曾經以為這樣的事情永遠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可還是發生了,我以為她會像我一樣對于世俗的枷鎖不予理會,我們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對未來的追求。

可我以為的只是我以為。

對于這樣的結局,我想如果五年后回想起這段往事,我會不會后悔,我覺得應該會的。可我又在后悔些什么呢,后悔時不我濟?還是后悔沒有在遇到對的人的時候能夠讓自己有足夠的物質做支撐?

有人說沒有遺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也許是,也許不是,誰知道呢?

就像中學時代蹉跎的那些青蔥歲月,不忍回眸,又無法彌補。

董宇輝說人生三有恨,一恨海棠無香,那么漂亮的花朵沒有香味;二恨鰣魚多刺,那么鮮美的魚肉卻有很多的刺;三恨紅樓未完,多好的故事就是不寫完。

人生仿佛就是要有遺憾,海棠的香告訴我們,不是所有好看的東西都一定要有深刻的含義;鰣魚的刺在提醒我們,那口鮮的來之不易;紅樓未完,所以我們才會好奇,自己的人生將會有怎樣的結局。

是的,人生總有遺憾,那些大大小小的遺憾就像鰣魚的刺刺在心里,時間長了就不會感覺到痛,它只是提醒我們遇到對的事情要懂得珍惜。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未來路還有很長。

過去的十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再回眸,感慨良多,有得到也有失去,有收獲也有遺憾;

未來的十年即將開啟,我們站在當下看未來,總會希望未來的路能夠平坦一些,未來的人生能夠像自己預想的一樣發展;

但我們都知道一定不會,還是會有遺憾,還是像一場夢一樣去經歷,去感受。

過去的十年,有的夢還沒有做完,有的夢還在做著。

所以,還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對這個世界的未來充滿信心,相信世界一定會再次和平,相信國家一定會擺脫困境,相信樓市一定會觸底反彈,相信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好,也相信自己一定會遇到良人,相信曾經說過的話一定會得以實現,相信未來的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平坦。

再過三個月就是我的三十二歲生日,站在新的起點,我們一起向前看。

——寫于2022年7月6-10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