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致抑郁癥患者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終日的原因—恐懼
抑郁癥患者對自己要求極高,他對自己的定位不是普通人說的在崗位勝任就好,而是要優秀,要做得比同崗位所有人好。為什么呢,因為只有這樣,別人才不會輕視我,才會注意到我,才會重視我。
就是這種高要求、完美主義,很容易導致因為某個挫折或者某次表現不好,開始擔憂、自責。
普通人自責、擔憂一下就過去了,抑郁癥患者不同,他們會不放過自己的不斷在內心給自己重復:我怎么這么糟糕?我為什么這么差勁?我為什么這點事都做不好?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完蛋了!領導要辭掉我了!看,他們在招聘,肯定是想替代我......然后在想象中極度恐懼,開始想逃跑,想放棄,想辭職。
但是辭職呢,現在疫情期間,或者我還有房貸、車貸、還有孩子要養,我不能辭職。
而此刻,我什么都干不了,哪怕原來最簡單的事情我居然都干不了。
繼續往前走,太恐懼了;想辭職不能辭職,生活壓力大;想繼續工作,干不了活。
就在這個牢籠里面極度痛苦,沖突。沖突必然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導致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理解力下降,記憶力下降.....
終于,我沒力氣了,我無法去上班了,我只能在家躺著......
二、導致抑郁癥患者癱瘓在床上,喪失行動力的是它—絕望
在抑郁癥徹底發作后,細細回想起來,喪失了享受快樂和一切熱情的能力。
這種狀態的外在行為表現模式就是我什么也不想做,哪里也不想去,我只想躺著。
內在的心理模式會夾雜著后悔過去,比如我自己,后悔沒有選擇回來原單位,本來很好的機會,因為無法回去所以極度后悔;對于未來,抑郁時的自我否定,喪失一切信心,覺得未來毫無希望;而現在又接受不了,對于沒患病前,我本該有多好的工作機會,多好的福利待遇,對比現在抑郁喪失一切信心,什么都做不了,真的是糟糕透頂,接納不了現在。
你想改變,但過去回不去,未來你覺得毫無希望,現在這種糟糕的狀態我又接受不了。
這種狀態下,其實你把自己所有的出路都堵死了,就像一個由過去、現在、未來構成的牢籠,讓你無法動彈。
整個人陷入一種深深的絕望,因為你覺得你根本無法改變現在糟糕透頂的局面,無法走出這種暗無天日的處境。
憤怒的情緒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因為目標受挫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情緒,所以你的目標是走出來,甚至更高要求的要比現在好,而現在這個目標你根本無法實現,這個時候你就受挫了。
你憤怒,你憤怒的對象是誰?是自己,因為你覺得是自己造成了今天的一切。憤怒的時候,我們一般怎么辦?攻擊唄。于是,你開始了自我攻擊。
這是抑郁的第二種痛苦。
應對策略:需要學會接納,接納已經失去的過去,不去非得要一個清晰的未來,才能著手眼前的改變,一點點去做,去積累,最終會改變現狀,獲得一個還不錯的未來,從而消除這種絕望感。
所以,這兩種痛苦,一種是由于對過去后悔、對未來絕望、對現在無法接納帶來的;一種是對將要發生的事情的想象帶來的恐懼想逃跑,對做了這件事的結果無法承擔,而又由于種種擔心,焦慮,使得精力分散,能量消耗,無法聚焦,使得眼前的事情無法做好,陷入了一種無法解開的狀態之中。